今天是“2017年9月1日”,今天是值得被歷史記錄的一天。因為就在今天,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終于取消了有著20多年歷史的手機語音長途漫游費。
漫游費與手機伴生
20多年前,國內出現了第一款手機——摩托羅拉3200,不過在那時候大家更喜歡叫它“大哥大”,從那時候開始,就已經有了手機漫游費。當時還是手工漫游,據中國移動業務支撐系統部經理寧宇的介紹,當時的漫游費是市話的一個附屬品,離開本地前,需要先去電話局登記,鄭州電信服務器 服務器托管,然后由電話局與即將前往的地方協商,分配一個當地的臨時號碼,幫助用戶在漫游狀態下繼續使用移動電話。收取的費用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按申請次數收取登記費、被訪問電信系統的占用費、根據通話費用收取人工漫游通話費。長途通話費則需要另計。
后來,象征著權利和地位的“大哥大”走下神壇,走進尋常百姓家。慢慢的手機成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隨著手機的普及,各運營商之間也開始了開疆破土,群雄逐鹿,競爭熱火朝天,不可開交。就這樣一直到了2008年,終于形成了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為主的三足鼎立的局面。全國通信逐步形成了一張網絡,同時漫游的技術、結算等問題也都得以解決。
漫游費開始引起人們詬病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手機用戶感覺到,支付“長途漫游費”好像是一件挺吃虧的事,于是很多人開始“雖是來自五湖四海,但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了一起來”共同呼吁“取消漫游費”。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闞凱寧就是其中振臂疾呼的一個人,他曾經就說“漫游成本基本為零”后來這句話一直為各大媒體所引用,并且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2008年,針對是否取消漫游費的問題,工信部也專門組織專家組來研究如何調整,闞凱寧就是專家組組長。“但最后因為牽涉面太廣,最后工信部召開聽證會,當時的方案未能通過。”闞凱寧說。最終,《關于降低完成移動電話國內漫游通話費上限標準的通知》出臺,采取漫游費“上限”的方案。
“取消漫游費”被正式提上日程
時間來到了2013年,曾經“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闞凱寧成為了呼吁取消漫游費的“急先鋒”,業界也給他封了一個“響當當的名號”叫“闞大炮”。而他在呼吁吶喊的同時依舊不忘“炮轟”漫游費,他再次說了一句振聾發聵的話“從北京漫游到廣州,用的都是一家運營商的網絡,憑什么要收取漫游費?”與此同時,三大運營商獲得了套餐資費的自主制定權,隨著3G、4G業務的推進,長途、市話、漫游一體化收費已經成為了一個主流。
終于,時間到了2016年4月,工信部就人們“詬病已久”的漫游費正式表態,將積極推動在電信資費市場化機制下取消手機漫游費,下一步將根據國家區域發展戰略規劃,推動企業逐步取消區域內手機漫游費;繼續堅持電信資費市場化方向,進一步促進市場有效競爭。
此時的闞凱寧就“收取漫游費的合理性”問題表示,要不要取消漫游費考慮的不是對運營商收入的影響大不大,考慮的應該是它收取得是否合理。
同時,業內人士也表示,隨著4G用戶的不斷增多,語音收入的不斷下降,漫游費很有可能將在徹底退出歷史的舞臺。
就連李克強總理也不止一次“催促”運營商提速降費,鏗鏘的表態引發社會共鳴。
千呼萬喚始出來 “漫游費作古”
除了各方呼吁與國家敦促以外,技術的革新帶給我們更多的通訊手段,特別是QQ和微信等既是通訊軟件的出現使得,跨區域通信變得更方便,據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1-12月份我國移動電話國內通話時長累計達到62093027萬分鐘,比上年同期降低5.6%.從各月通話時長數據來看,3、4、5月是通話時長最高的月份,其中3月為全年最高,達到5593196.8萬分鐘;2月為全年最低,僅4367867.9萬分鐘。
數據來源:工業與信息化部、中國報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