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網絡管理協議,或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和遙測是管理網絡性能的兩種方法,但它們以不同的機制運行。網絡專業人員應該評估這些區別,以決定哪一個更適合他們的需求。
SNMP如何工作
自1990年以來,SNMP一直用于網絡管理,并得到網絡設備和監控平臺的廣泛支持。SNMP通過輪詢機制收集設備性能數據,并將其返回給管理平臺。SNMP有三個版本,其中SNMPv3增加了重要的身份驗證和加密功能。
SNMP使用簡單的協議來請求由一個或多個對象id(OIDs)在GetRequest、GetNextRequest或GetBulkRequest數據包中。響應包返回數據。oid被結構化在管理信息庫(管理信息庫).網絡管理員可以根據需要使用這些數據包來執行特定的數據收集。
SNMP陷阱或系統日志將同步事件傳送回管理系統。用戶數據報協議傳輸數據,對網絡設備和管理系統的開銷要求最低。
盡管SNMP功能強大,但它的輪詢架構也有不足之處。管理系統創建并向每個設備發送數據請求,幾分鐘后重復該過程。這種重復的過程會產生成本。MIB通過字典排序來組織數據,這與設備存儲接口性能數據的方式不同。由于這兩種方法之間的差異,設備的CPU必須做更多的處理來處理輪詢請求。
一個獨立于供應商的MIB,名為MIB-II,為各種設備提供了一組通用的操作變量。供應商可以用定制的MIB來擴充MIB-II,一些網絡管理系統利用了這個額外的數據源。
遙測技術如何工作
流式網絡遙測是一種機制,它使用推送模式向網絡管理系統持續發送高分辨率的設備運行數據。與SNMP或命令行界面(CLI)等其他方法相比,它發送數據的速度更快,對網絡設備的壓力更小。網絡管理員在配置周期性節奏時選擇數據,這可能以快速突發方式或通過事件觸發器發生。事件觸發的示例包括閾值突破(如高錯誤)或狀態變化(如接口狀態變化)。
遙測數據編碼為XML、JSON或Google協議緩沖區。加密可以使用UDP或TCP傳輸,通常與Google遠程過程調用(gRPC).GRPC使收集器能夠從網絡設備動態請求數據流。它可以建立新的數據流或輪詢很少改變的數據。
與此同時,模型驅動遙測技術基于楊模型,簡化了數據流的選擇。OpenConfig工作組正在創建適用于網絡設備組的標準化模型。此外,谷歌通過其gRPC網絡管理接口(gNMI)倡議,定義了一個標準來管理如何使用遙測技術來檢索網絡狀態數據。
即使是中等規模的網絡也可以傳輸大量數據,這需要大數據存儲和處理機制。網絡管理人員必須確定每種類型的數據流的節奏或事件觸發器,以便它們不會超過所討論的網絡管理系統的處理能力。
比較遙測與SNMP
當網絡管理員需要檢索相對靜態的數據(如清單或相鄰設備)時,他們可能更喜歡使用SNMP。然而,SNMP的輪詢機制使得收集大容量、高分辨率的性能數據具有挑戰性。
SNMP適用于配備了大量不支持遙測技術的舊設備的網絡。它也有利于收集不良數據,如下所示:
- 路由對等方。
- 橋接域鄰居。
- 網絡時間協議對等方。
- 設備清單信息,如序列號、模塊和插槽位置。
最后,SNMP使用UDP消除了分配大型接收緩沖區的需要,這使得管理服務器能夠更有效地分配內部內存。
網絡管理員可能更喜歡使用流式遙測來收集高分辨率的性能數據,例如高速網絡接口統計數據。隨著越來越多的設備和網絡管理供應商更好地支持這種方法,遙測技術變得更加實用。
此外,較新的RPC機制使遙測技術在從網絡設備獲取數據方面比SNMP或CLI更有效。對于一些網絡管理員來說,遙測技術可能是今后顯而易見的選擇。然而,依賴于TCP連接的遙測收集器可能會使用大量的內存作為接收緩沖區,這取決于具體實現。此外,每個供應商的大量YANG模型會使分析流數據變得困難。
對于包含以下內容的網絡新舊網絡設備的混合SNMP和遙測技術的結合可能是最好的。當組織內的所有網絡設備都支持遙測時,就有可能切換到遙測。
不管網絡管理員如何評估數據收集方法遙測與SNMP相比,網絡管理本質上是一個大數據問題。管理系統必須處理大量數據,以識別異常情況并向網絡運營團隊發出問題警報。OpenConfig和gNMI計劃致力于簡化數據收集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