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拉鏈和牙套都帶不進去,有人卻能用手機拍照上傳小猿搜題,也太離譜了!或因5G信號屏蔽出現漏洞,網友:甩鍋!就想知道手機怎么帶進考場的?
最近高考的一段消息將本應緊張的高考更是增添一份惋惜,6月8日,武漢市黃陂區教育局發布考生吳某某違規攜帶手機進考場拍攝試卷,監考人員存在入場安檢和監考失職。黃陂區招考辦向@緊急呼叫 回應此事稱,或因5G信號屏蔽出現漏洞,導致該考生能用手機上傳考題。
為什么5G信號屏蔽會出現漏洞呢?
我們都知道,在某些特殊場景下是需要屏蔽手機信號,以防止泄密或作弊的,比如某些涉密的會議就不允許攜帶手機,到了也沒有,在會場內手機信號是會被屏蔽的。
而這些特殊場景中最典型的就是高考考場——
高考幾乎是中國人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確保其公平性就成為了各地教育局的重要工作,為了確保公平,高考會場會采取各式各樣的反作弊手段,金屬探測儀、考官檢查、指紋解鎖等,而其中最普遍的就是信號屏蔽。
如今各種電子設備層出不窮,一些經過偽裝甚至可以逃避檢測,作弊的考生就是通過攜帶電子設備進考場將題目輸出外界,然后考場外的人幫助進行答題,以達到作弊的目的,而這一切的基礎就是——必須通過網絡進行傳播!
在這種情況下,信號屏蔽就顯得格外的重要。那信號屏蔽是怎么操作的呢?
簡單來說,以手機為例,手機需要通過信號塔與考場外的其他設備進行通信,虛擬主機,而無線通信是需要電磁波來承載的,根據電磁波的特性,兩邊的設備都需要在一定的頻率范圍內才能發送和接收,所以信號屏蔽器就是影響你的電子設備的頻率使雙方頻率不同,從而達到屏蔽的效果。
這個原理很簡單,操作也很便捷。那為什么會發生此次考生上傳考題搜答案的事件呢?是不是5G的鍋呢?
我認為,問題就出在:考場的工作人員,尤其是負責信號屏蔽的工作人員太墨守成規了!
一般而言,考場的屏蔽器是通過干擾指定波段的手機信號屏蔽手機,而此前主流網絡4G的頻譜的范圍一般在1700MHz到2600MHz之間,比如,中國移動的4G主要在2320-2370 MHz、2575-2635 MHz兩大頻段,而中國電信則在1755-1785 MHz、1850-1880 MHz兩大頻段,中國聯通在1955-1980 MHz、2145-2170 MHz。
考場只需要對以上頻段進行電子干擾,手機的4G網絡就無法連接,從而達到屏蔽信號的功能。
但問題就出在:5G網路的頻段相對更高,墨守成規的考場工作人員很可能會遺忘掉5G這個新事物,從而導致5G信號沒有被屏蔽。
比如,中國移動的5G就主要部署在2515~2615MHz這個頻段,中國電信5G則部署在3400MHz-3500MHz,中國聯通則3500MHz-3600MHz。由于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5G頻段是連續的,兩家已明確將基于3400MHz-3600MHz連續的200MHz帶寬共建共享5G無線接入網。
從以上頻段的分布上看,我甚至有理由懷疑:該作弊考生使用的很可能是中國電信或中國聯通的號卡,畢竟中國移動的5G頻段與4G頻段更接近,被漏掉的可能性不太高,而中國電信和聯通的5G頻段遠高于過去4G的主流頻段,確實存在被漏掉的可能。
所以,這件事情本身可能很嚴重,但從技術層面上看,并沒有致命的漏洞,只是人為的疏忽,忽視了5G已經普及,忘了把5G的頻段加入到電子干擾器的指定波段中
通過此事件我們不僅深感嘆息,先不論該考生的成績如何,只是此行為的后果是否考慮過,在如今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以后的人生道路是否受挫,美國服務器,縱觀現在的未成年人的人生認知觀,太多太多的未成人做事都不計后果,只圖一時的高興,打架斗毆,上網逃學,早戀等行為比比皆是,再加上現在網絡的發達,認知已經環境一步步地改變原本的童真和單純,而更多學校家長一味的追求成績,而放松的孩子的心理和認知能力以及對自己行為的責任心。就如最近的高考那真是全民考試吧,每年社會的關注,家長學校的關注,就如人生就如一場考試而決定一般,其實成功更多的是思想品性性格決定的因素更多,加油!少年,勇敢地向前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