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6月國家發放5G牌照以來,云主機租用,我國5G網絡建設已經轟轟烈烈的進行了將近2年,并且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根據工信部等部門最新消息顯示,我國目前已經建設5G基站達71.8萬個,并將在2021年內新增60萬個,全力加強5G網絡的覆蓋力度。
與之相應的,5G應用也迅速發展起來。2020年,我國已經有超過1000個工業互聯網方面的5G應用落地。不過在面向大眾感知的消費領域,目前還缺少一款“殺手級”的5G應用來打開局面,進一步挖掘5G的價值。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如何在這個關鍵時刻乘勢而上,做好5G應用的創新與落地,騰訊云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立足電競生態,面向5G未來
近日,騰訊電競2021天美電競項目計劃發布會在深圳舉辦,雙方合作計劃涵蓋電競城市合作、賽事體系升級、硬件設施拓展等多個方面,并現場宣布深圳電競制作中心正式啟動。該中心位于南山區中心匯通大廈,占地1300平方米,將配備120平米置景演播室及90平米虛擬演播室,制作域采用最為先進的圖文包裝系統和純4K視頻系統架構。
據介紹,騰訊云在這一全球領先的電競制播和大賽的生態打造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騰訊云,深圳電競制作中心可以大幅度降低信號傳輸的風險與成本,將賽事落地場景擴充至更多城市。此外,騰訊云還為電競制播中心提供了5G轉播的能力支持,這也是騰訊云方案在5G領域的一次標志性的落地。
騰訊云5G電競網絡方案基于5G SD-WAN終端進行直播,實現最優直播鏈路的選擇,并集成網絡切片能力。運營商虛擬專網5G網絡切片可為電競業務提供5G網絡內端到端的保障,降低時延,保障帶寬,減少抖動,提供更好的無線接入網絡,使對戰和直播網絡更加流暢穩定,適用于電競直播、電競對戰等場景。
騰訊云副總裁李郁韜對媒體表示,深圳電競制作中心將在5G和邊緣節點的支撐下,成為一個全國性的電競服務平臺。中心會對不同的信號源做進一步的深度加工,包括高清視頻的處理、音頻混流以及后期的短視頻、長視頻的制作等,并在不同的平臺進行直播分發工作等。
“5G+邊緣”直擊三大“痛點”
李郁韜介紹,傳統的電競直轉播目前面臨著較大的挑戰和制約。第一,因為直轉播制作中心部署在電競比賽的現場,需要設置復雜的導播臺、制作設備,繁重的現場布線保證直轉播進行,“這是非常重的一項工作”。第二,對于音視頻的處理和轉播應用的場景還是偏傳統和單一,觀眾互動手段缺乏。第三,現場觀眾數量多的時候,就會導致場內信號質量下降,影響觀眾觀看、互動。
騰訊云通過引入云計算、5G、邊緣節點等新技術,針對電競直轉播的三大“痛點”逐一改善以上場景。
騰訊云第一步是將制作中心“搬到”云上,本次成立的深圳電競制作中心就承擔了這一職責。中心化的直轉播制作中心可以大幅降低電競活動現場的布置成本和時間成本。通過遠程制作實現電競直轉播的輕量化,助力電競活動可以下沉到更加廣闊的區域。
而通過5G技術的加持,幫助電競活動擺脫有線網絡的束縛。特別是在移動電競領域,5G網絡可以帶來更好的電競比賽體驗和直轉播的音視頻體驗。同時現場的觀眾也可以享受5G帶來的便利,包括更好的網絡帶寬,域名購買,以及與主持人或者選手進行互動的應用。
為此,深圳電競制作中心會向電競活動方提供5G與邊緣服務網絡,會協助主辦方在活動場所部署5G核心網、邊緣切片服務器以及MEC計算的服務器等。直播信號及數據在邊緣端經過輕量級初步加工后傳遞到云上的制作中心,通過中心的深度加工,將更加清晰、觀賞性強的數據發布給遍布全國的各個平臺。
挖掘行業“癢點”
解決了痛點,帶來的往往就是“癢點”。在更靈活的布設、更方便的制作、更強有力的網絡支撐下,未來的電競賽事活動必然會突破現有的束縛,展現出更大的活力,同時也會提出更多的要求。
李郁韜表示“5G才能實現比較理想的接入”,5G在更高的帶寬和更低的時延之外,還有分片能力,這些能力可以促進賽事現場移動設備的輕量化演進。而選手對戰、賽事轉播需要的網絡特性也有較大差異,這一差異可以通過5G分片特性來滿足,讓對戰和轉播在互不干擾的情況下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