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周末,通信業界被中國移動總額超過400億元的大手筆物聯網集采“刷屏”了:2017-2018年窄帶物聯網天線集采,預估總量為111萬面:“蜂窩物聯網工程無線和核心網設備設計與可研集采”透露的相關工程金額為395億元;此外還開啟了相關的網絡勘察采購,涉及金額也達到了15.6億元。
與之相呼應的是,在本周一(昨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批準同意了部分單位提出的電信網碼號資源有關申請,對2017年第10批《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網碼號資源使用證書》頒發結果進行公示,其中就包括了物聯網號段分配。
根據公示結果,中國移動獲得了148(0-9)號段(物聯網業務專用號段)、1440(0-9)號段(物聯網網號);中國電信獲得了1410(0-9)號段(物聯網網號);中國聯通獲得了146(0-9)號段(物聯網業務專用號段)。
據C114了解,今年2月,九江服務器 東莞服務器,馬來西亞主機 日本服務器,工信部編制新版《電信網編號計劃》,新編號計劃增加了物聯網網號。工信部認為,電信新技術新業務發展日新月異,電信行業發展和社會服務對電信網碼號資源的需求發生了較大變化,為了更好支撐行業發展,亟需對現行的《電信網編號計劃》(2010年版)進行修訂。
5月12日,《電信網編號計劃(2017年版)》予以公布,即日起施行。在新編號計劃中,工信部將“142XX~143XX”明確為物聯網網號。144XX、141XX、140XX分別是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的物聯網網號。同時,三大運營商的物聯網網號將根據需要核配啟用。
NB-IoT則是運營商物聯網建設的重點,也是三大運營商在前期的主要選擇。此前,中國電信已經宣布全網31萬基站同步升級,建設成全球最大的NB-IoT商用網絡,中國聯通也計劃在今年年底發力NB-IoT建設。業內人士分析認為,NB-IoT、eMTC成本仍舊較高,NB-IoT產業鏈已經成熟,NB-IoT商用芯片在今年第三季度大規模上市,成為推動運營商大規模網絡建設的關鍵因素。
隨著工信部分配物聯網網號,運營商具備了大規模展開物聯網業務的基礎條件。目前,物聯網作為重要的信息基礎設施,已經得到了各行各業的普遍認同,成為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的利器。以NB-IoT為例,產業界今年來針對行業市場推出了智慧停車、智慧水務、共享單車等試點應用,本次三大運營商獲得物聯網號段,意味著NB-IoT商用大幕正式開啟。可以看到,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上半年,將是物聯網應用開始爆發的關鍵時刻。
關注中國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或微信號:821496803 我們將定期推送IDC產業最新資訊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支持
高興
震驚
憤怒
無聊
無奈
謊言
槍稿
不解
標題黨
2017-08-08 09:44:26
運營商 同是重構 風景各異:比對三大運營商網絡重構現狀
當把時間推回10年前,互聯網初入繁榮期,但傳統網絡的架構已初顯疲態,以黑盒為主體元件的網絡缺乏靈活、動態、按需分配等特點,越來越難滿足用戶的新需求。為此,“軟件定 <詳情>
2017-08-07 09:37:00
國內資訊 新天科技與電信、華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8月3日新天科技聯合中國電信、華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就推廣NB-IOT相關產品以及水行業物聯網化整體發展進行了深入交流。會議過程中,中國電信、華為公司、新天科技各自的市 <詳情>
2017-08-07 09:29:00
運營商 中國移動啟動NB-IoT集采 金額超4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