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提出6年以來,武清區建設“通武廊”小京津冀改革試驗向深度拓展,高村科技創新園未來將成為全國領先的大數據資源集聚地和大數據應用服務示范基地。目前,位于高村科技創新園的中國電信京津冀數據中心正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中,一期項目預計明年初投產運營。
據悉,中國電信京津冀數據中心項目是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重大標志性工程,肩負著推進京津冀區域數字經濟和智能科技發展的核心使命,對京津冀協同發展、數字中國建設將起到示范帶動作用。
12月18日,在中國電信京津翼大數據中心在建項目部,記者看到了規劃建設中的項目。作為國內目前投資最大的大數據中心,規劃用地面積約246.5畝,規劃可提供4.2萬個機架能力,直接投資金額102億元。
中國電信京津翼大數據中心基地項目部主任張智剛一邊講解一邊說:“今年疫情最緊要關頭我們復工復產,項目一期啟動建設的是4棟數據中心,香港免備案主機,2棟動力中心,整個建設面積是12萬平方米。”
據了解,目前正在進行一期項目的土建工程收尾與機電配套施工工作,二期、三期項目土建總承包單位已展開施工前準備工作。
“本項目不僅提升了數據存儲能力,同時也提升了算力。2022年預計整個園區全部建成,未來將拉動整個產業鏈投資額約300億。同時,園區建成后,我們將使天津的本地大數據存儲量翻一倍。”張智剛對記者說。
為何將項目落地高村科技創新園,張智剛介紹:“高村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核心區,地理位置優越,便于吸引北京頭部客戶。我們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云主機租用,把北京的互聯網企業、電商和智能制造的頭部客戶大數據存儲放在這里。此外,我們還將承接政企客戶大數據的存儲備份。”
“我們引入了當今世界上大數據建設先進的技術,未來目標是把我們數據中心打造成為全球大都市核心圈內規模、體量最大,技術含量最高、技術等級最高的大數據產業園之一。”張智剛憧憬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