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在互聯網企業出海需求的帶動下,數據中心運營商和相關行業廠商也逐漸意識到海外市場的巨大價值,開始紛紛策劃自己的出海之路。2019年12月19日,在第十四屆中國IDC產業年度大典(IDCC2019)第二天的上午,召開了2019數據中心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本次論壇有包括信通院和數據中心國際合作促進會的專家,新意網集團、中國聯通,小米集團以及Colt和PLDT等海外企業高管與會,對于中國數據中心企業的出海需求、痛點,以及未來趨勢發表了深度解讀。
來自全球最大數據中心供應商Equinix的專家Philip Lee帶來了主題為《邊緣計算平臺趨勢和發展》的精彩演講。
Equinix Philip Lee
Philip Lee:接下來由我和大家分享一下邊緣計算平臺的趨勢和發展,我叫Philip Lee,大家叫我小菲就可以了,我是亞太地區的銷售代表。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是做機房的。我們是一個全球性的機房,大概有50個不同的城市有207個不同的機房,大家有可能已經和我們合作,也有可能在跟我們談,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是你們成就了我們作為全球最大的機房供應商。
除了機房以外,我們也做Interconnection,就是讓不同的客戶有不同的連接。這是2010年到2018年我們的轉變,2010年的時候不同的客戶可能只有一兩個不同的供應商,就是比較線性的連接,隨著八年的發展,不同的客戶產生的連接是很緊密的。比如一般企業類的客戶可能會接兩個不同的網絡和兩個不同的云,所以一個普通的企業類客戶可能會有6-8條的線路,2020年整個圈應該都是紅的。
我們1萬個客戶當中分布在不同的行業,Equinix從來都是以吸引客戶來做我們的生意。首先是把運營商落地,包括內容和數字媒體進來。一個機房當中有運營商、內容、數字媒體,金融類的企業也會因為這個原因進來。云廠商會看到很多機會,因為一個機房當中有內容和網絡,他們也會進來,因為他們要做生意,最后就是客戶會因為豐富的生態圈進入Equinix的架構當中。
除了和不同的客戶產生互聯互通,我們也會跟不同的云運營商產生連接,讓我們的客戶通過我們的Equinix Cloud Exchange平臺產生二次連接。這個概念其實很簡單,大部分的云服務商包括阿里和騰訊,他們都是我們的客戶,所以就在我們的機房,每個客戶只要接入端口就可以和不同的云服務商進行二次連接。客戶只需要在我們的Portal自己下載、自己操作,按天按量計費,真正做到以客戶為中心的原則。
這是一個新加坡的案例,客戶就是從總部和銷售Office兩條不同的本地線路接入機柜,然后再建兩條不同的條線,接入Equinix Cloud Portal,我們也支持Q&Q Connection,就是一個端口接一條線,也可以一個端口接兩條線,這樣可以做出備份,兩種方式我們都是支持的。
現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Equinix對于邊緣計算的定義和看法,其實這幾年也說了很久,就是云和邊緣計算是怎么回事,我們也有一些界定,不同的應用有不同的場景,那種算法比較合適。在我們看來,信息量特別大的應用應該放在云上面,比如Machine Learning、人工智能和存儲,如果延遲敏感度高的話,其實應該放在邊緣計算里面,比如AR、VR、游戲、物聯網等等,這些應用都應該放在邊緣計算上面。
邊緣計算基本上有幾個特點:數據的盈利、運算的復雜性和低延遲,不同的運營商也會通過我們的邊緣計算機房的部分,加上我們的網絡很快地把他們的數據發給他們的用戶。中間就是他們的核心機房,Equinix的角色就是在旁邊的Edge Cloud,一層一層往外拓展,然后用最快的速度接觸到他們的最終用戶,可能是手機和物聯網。
這里為大家帶來一個比較清晰的分工,就是一個核心邊緣計算機房,其實主要負責的就是運算、資料庫和存儲的算力,邊緣計算只有一件事情,就是要把資料最快地傳遞到用戶上面。我們在美國有一個很大的R&D Center,如果把邊緣計算應用得好的話,原來需要80毫秒,可以通過一個好的邊緣計算設計把最重要、最快達到用戶的延遲減到5毫秒。
這是一個新加坡的案例,如果客戶核心機房是在SG1或者SG3,通過邊緣計算在SG2和SG4,因為中間已有互聯互通,終端用戶可以最快的速度搜集到他們想要的數據。我們在全球有207個機房,大部分都已經互聯互通了,如果客戶的核心在新加坡,可以在全世界不同的地方展開邊緣計算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