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科智咨詢發布的《2018-2019年中國IDC產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8 年中國 IDC 業務市場(包括托管業務、CDN業務及公共云 IaaS/PaaS業務)總規模達 1,228 億元,并且連續多年同比增長超過30%。其中,主機托管/租賃業務則一直倍受用戶親睞,收入規模占所有業務的40.2%。
在云計算飛速發展的今天,之所以托管/租賃服務器依舊為主流,得益于多云業務和裸機云業務的成長。當企業搭建混合云或者私有云平臺時,也要面臨兩個選擇:自建數據中心,或選擇服務器托管服務。顯然,目前服務器托管模式的IT系統已然被大多數企業所認可。
那么具體來看,相對自建數據中心,通過第三方數據中心進行服務器托管會帶來哪些優勢呢?
數據更安全
數據安全不僅指數據的泄露、被盜問題,更常見的數據安全風險是IT系統故障造成的數據丟失。專業的IDC數據中心在硬件上具備完善的電力、空調、監控等災備系統,在人員上配備有24小時常駐的運維人員。完善的體系降低了事故風險,偶發故障及時恢復,可以最大限度保證數據的安全。
成本更可控
自建數據中心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資金去規劃建設,且還需要考慮日后業務發展而帶來的IT系統拓展靈活性等種種問題,這無論對于一個初創企業還是大型企業來說,都是極具挑戰性的。而選擇服務器托管,企業可以不需要考慮組建機房和通訊路線,也無需固定的IT維護團隊,成本會減少很多且可控。前期投入的時間也將大大縮短,IT系統的擴展也將更加靈活、便捷,企業可將全部精力放在自身業務上,更有利于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
網絡更可靠
第三方數據中心不僅僅提供托管服務器的服務,也會為客戶提供高品質、高網速、低時延的網絡接入服務。很多數據中心網絡可以直達骨干網絡,這是普通的企業網絡難以做到的。特別對于金融類企業來說,高速、可靠、低時延的網絡更是公司業務發展的關鍵。
托管/租用數據中心可以讓企業將IT建設交給專業的人來負責,更多精力將投放到自身業務的提升上,但選擇服務器托管或者租用數據中心并不是購買辦公用品,要結合自身業務需求精心選擇。
一、地理位置。對于消費者來說,當然不用關心正在使用的服務器在什么位置。但對運營業務的企業來說,服務器地理位置關系到服務地域、維護成本,是必須重視的因素。終究誰也不想維護一次服務器,還要動輒出差,或者驅車數十、上百里。并且對于有特殊連接需求的客戶,如金融企業,則需要數據中心在地理位置上越靠近金融中心越好。
太平洋電信在北京、天津、深圳、重慶等地均有大型數據中心,其中太平洋電信自運營的天津數據中心,是參照Tier3級別建設的,總機柜數量達2000個。近期又在上海推出了全新的數據中心服務,位置處于上海浦東新區,香港免備案主機,交通便利,毗鄰上海機場,距離市中心10公里左右。不僅可以輻射中國東南區域,還盡可能的貼近了上海中心地帶,減少了企業運維負擔。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品牌效應,還可為金融客戶提供快速網絡連接到國內主要的證券和期貨交易市場。
二、跨境互聯及網絡節點。大部分數據中心都有龐大的吞吐帶寬,但在用戶使用服務時卻不見得時時順暢,其根源就在于各個網絡接口的限制。而一些有涉外需求的企業,更常常受困于國際網絡聯通限制,難以順利的運行業務流程。
太平洋電信持有可覆蓋中國大陸的IPVPN牌照(除新疆和西藏),支持 6 個 CoS,在全國各地39個主要城市擁有49個網絡節點,云主機,其中上海本地就擁有4個,新推出的上海數據中心就是其中一個核心網絡節點,支持各種主流專線接入方式,還可根據高安全性需求的客戶如金融客戶提供高品質鏈路。在跨境網絡方面,通過與澳大利亞電信等國際電信運營商的深度合作,太平洋電信可提供大容量跨境專線服務,幫助企業實現全球業務數據的高速傳輸。
三、完備的服務體系。24小時的服務熱線、迅速解決問題的快速響應流程等,是傳統優秀服務體系的標準要求,而在此之上,建立面向客戶的可視化系統,防患于未然,比客戶更早發現并排除故障,這才是優秀的服務保障體系。
太平洋電信不僅擁有多個網絡運營中心和全天候、多語種的客戶服務響應流程,還部署了智能網絡監控平臺——SevOne高級流量監控系統,隨時隨地的監控流量變化,并且為用戶提供了可視化的Web管理界面,方便客戶的自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