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落實國家大數據戰略,推動大數據產業交流與合作,歐洲服務器,展示我國大數據產業最新發展成果,2019年6月4日至5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主辦,大數據技術標準推進委員會承辦的2019大數據產業峰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隆重開幕。6月5日,數據流通技術與法律論壇隆重舉行。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個領域的專家、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騰訊研究院的王融。我們連續參加大會的分會好幾年了,今年也是圍繞今天這個主題,今年的分論壇了很大的特色變化。我們把法律、技術兩個領域的專家齊聚一堂,大家從不同的解釋教解讀工作中合規的問題。從我自己的工作經驗來看,去年已經發布了2018年數據治理報告,解決隱私和數據保護問題里面我們越來越意識到單一靠法律或者單一靠技術不能解決問題。而且越來越明確的,法律本身有自己的缺陷,比如歐盟的GDPR對數據的流動、保護建立了非常全面的規則,實際上在GDPR實施這一年多以來我們可以看到確實還是不僅沒有解決原來的問題,還可能帶來了更多新的問題。所以我們真的要打破原來的一些思維定式,從不同的角度大家共同討論,激發不同的思路,期待今天的論壇能給大家帶來更多的啟發,希望今天的論壇里面的這幾位發言嘉賓,特別是法律和技術不同領域的專家,他們的思想和火花能夠帶來新的碰撞,給大家帶來知識。
下面有請今天第一位發言嘉賓:中國通信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閆樹,他在這個領域深耕多年,將給我們解讀可信2019/35214.html">數據服務與安全多方計算。有請。
謝謝王老師的介紹,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來到數據流通的論壇。像王老師的介紹一樣,今年的論壇設置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往年技術是一個論壇,法律是一個論壇,今年合在一起。我們發現這兩個地方只有融合起來才能釋放最大的價值,做技術的一定要遵守法律的要求,做法律的也要知道技術的現狀,尤其我們現在產業的發展其實是日新月異的,很多時候現狀如果我們更好了解到的話,會發現無論從政策還是法律的角度會有更多可以實現的地方。
數據流通成為數據價值釋放的瓶頸,數據價值釋放的環節上數據流通成為卡脖子的環節,我們知道數據價值釋放涉及到對數據的共享與挖掘,多方之間進行轉移。但是數據的轉移牽扯到多方的數據安全和法律的問題,尤其在合規性方面,已經面臨很多的各種各樣的風險,通過可落地的技術手段解決問題,在法律的框架下充分發掘數據的價值。
所以我們今天的論壇既有法律方面的專家,也有來自BAT三家做多方計算的三位很著名的技術專家,可以共同的為大家奉獻一場如何解決數據流通問題的方案。
數據流通是國家大數據戰略的重要方向,總書記說過要制定數據資源確權開放流通的制度,國務院的發展綱要里面提到要促進數據資源流通建立健全數據的交易機制和定價機制。GDPR發布了相關的報告,一方面是自由流通,一方面是保護,他們知道這兩個之間需要有一個平衡。在歐盟委員會2018年發布的歐洲數據私營共享指南當中,里面對數據流通的現狀和問題進行了分析,發現最大的問題是第一是技術,73%的歐洲企業在做具有流通業務的企業,它們認為技術問題是阻礙數據流通最大的障礙,54%的人認為是法律,這也是我們今天把技術和法律放在一起闡釋數據流通的緣由。
我國面臨的數據流通也不容樂觀,這都老生常談了,數據安全有待加強,數據定價、數據質量這些都是長期制約數據流通的問題。國家合規性要求也在不斷的提升,今年1月信標委發的個人安全信息保護的國標,網絡安全法,還有上周網信辦的數據安全辦法,提出了很明確的監管內容,有一部分內容要求比較高。
然而,法律法規更多是解釋什么樣的舉動是犯法的,但是沒有告訴你如何算合規。我們想合規怎么操作,這是我們所做的工作想解決的問題,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標準和研究,幫助做數據流通的企業,幫助各方用戶在不觸犯法律的基礎上,做到又符合行業共識,流程又很順暢,這樣能夠有比較清晰的解決方案,這也是我們服務的根本宗旨。
我們院長期跟蹤數據流通的發展,在16年頒布了數據流通自律公約,算是行業自律比較早的嘗試。17年進行了信息披露的行動,把企業做數據流通的時候涉及到相關的一些公眾不知道的內容,但是必須向公眾闡釋、有必要增強可說服性的內容進行披露,完成了十家企業的評測工作。后來數據流通市場在一些法律的影響下,產生了一些變化,所以我們現在也面臨比較新的形勢。現在更多是從技術角度進行解釋,去年發布《數據流通行業關鍵白皮書》,從理論走向現實的技術有比較全面和比較深入的闡述,我們單位獲批的有發改委大數據流通與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我們在這個里面牽頭做的大數據流通合規評估研究中心,是實驗室下面評估的中心,成為數據流通合規性領域比較權威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