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credit:China Money Network)
在工業方面,交通與航天、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是產生最多獨角獸的行業,每個行業都產生了6家新的獨角獸企業。第三位是零售和消費行業。金融技術、在線教育、電動汽車初創企業、醫療保健和視頻流媒體的興起也值得關注。
(Image credit:China Money Network)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全球新成立的獨角獸公司中,中國占了三分之一以上,估值占22%。
2018年,中國新誕生獨角獸企業數量在全球排名第二,而美國新獨角獸企業數量大幅增長:據研究機構PitchBook的數據,截至2018年,全球79家新成立的獨角獸企業中,約有37家來自美國。
(Image credit:China Money Network)
盡管廣州只有兩家獨角獸汽車公司,但兩家公司的總市值——Cloudwalk和小鵬汽車——達到了57億美元,比杭州的三家獨角獸汽車公司的總市值還要高。
與2017年的22家相比,中國獨角獸的總數量略有增長,但仍低于2016年和2015年的33家和31家。
北京以13家獨角獸公司,域名注冊,總估值371.6億美元位居榜首。其次是上海和杭州,這兩個城市分別是4家獨角獸和3家獨角獸的發源地。
去年誕生的中國估值最高的獨角獸公司是京東物流,該公司是中國電商巨頭京東的物流服務子公司,估值為190億美元。
(Image credit:China Money Network)
【中國IDC圈編譯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誰在資助這些新的獨角獸?紅杉資本已成為參與獨角獸企業最多的投資機構,directadmin漢化 虛擬主機,其次是互聯網巨頭騰訊和IDG Capital。
緊隨其后的是阿里巴巴集團投資的廣州電動汽車初創企業小鵬汽車,以及百度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度小滿,分別估值37億美元和35億美元。
繼其第一只獨角獸富途證券于2017年6月誕生以來,香港去年沒有出現任何獨角獸公司。
另一家總部位于上海的電動汽車制造商Nio去年成為獨角獸,當時市值28億美元。
2018年,中國仍然是科技類獨角獸公司的溫床,25家私營企業的估值首次達到10億美元以上。數據顯示,2018年獨角獸總估值為580.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