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IDC圈9月5日報道,從去年頭開始的創業潮,到本年頻頻被提及的成本隆冬,僅一年多時間,“互聯網+”這股囊括財富和成本的海潮,便顯現潮流退去的跡象。
最先感覺到“凜冬將至”的,是那些在互聯網財富一線拼殺的企業。數據顯示,2016年二季度互聯網行業VC/PE融資案例328例,融資局限僅37.79億美元,融資數、融資局限同比雙雙下滑,融資局限不到本年一季度87.23億元的一半。
上市公司概莫能外。同花順i問財數據顯示,本年上半年,220家涉“互聯網+”觀念上市公司中,有87家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占比39.55%;另外24家本年上半年凈利潤吃虧,占比10.91%.兩者合計占50.46%.這些涉“互聯網+”的公司中,以傳統行業居多。
超五成涉“互聯網+”公司業績不佳
從去年開始,浩瀚傳統行業的上市公司不絕向互聯網+轉型。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曾暗示,“互聯網+”不會顛覆原有行業,而是勉勵財富創新、促進跨界融合,通過對原有行業的進級換代,釋放出新的增長動力。
近兩年,諸多與互聯網并無太多扳連的傳統企業面對業績瓶頸,為了實現轉型打破,他們紛紛選擇投身“互聯網+”。
Wind數據顯示,本年以來,上市公司并購標的為互聯網行業企業的收購案例共有286起,占所有上市公司1327起收購案的21.55%。而去年全年,該數據占比則為16.37%.
值得留意的是,在這286起上市公司互聯網并購中,剔除主營業務本就是互聯網業務的上市公司并購,有184起并購是由非互聯網業務公司提倡的,占互聯網并購的64.33%.
個中憑據Wind行業分別,能源、質料、家產等傳統行業上市公司共有73起并購,信息技能硬件設備行業46起,食品飲料、打扮、耐用品消費等行業31起,金融行業20起,醫療、地產行業各7起。
2015年的數據也浮現了這一特征。2015年全年,上市公司提倡的并購中,收購標的為互聯網企業的有598起,占全年3649起并購中的16.37%.
近600起互聯網并購,388起買方為非互聯網業務上市公司,個中能源、質料、家產行業為124起,食品飲料、打扮、耐用品消費等行業110起,傳統企業“觸網”收購占比到達60%.
據記者相識,今朝不少上市公司仍打算向“互聯網+”進軍,為自身業務貼上互聯網標簽。
不外,“互聯網+”給上市公司業績帶來的實質性改進,相反,不少涉及“互聯網+”觀念的上市公司業績呈現下滑。
同花順i問財數據顯示,今朝滬深兩市共有220家“互聯網+”觀念股,占滬深兩市2930家上市公司的7.5%.
停止8月31日,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時間已經截至,220家“互聯網+”上市公司披露的半年報顯示,本年上半年,87家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占比39.55%,24家本年上半年凈利潤吃虧,占比10.91%.上述公司合計超五成。
164家“觸網”公司股價跑贏大盤
“互聯網+”并未給上市公司增加幾多利潤,但另一項數據則顯示,“互聯網+”讓上市公司股價上漲了不少。
按照同花順i問財數據,220家“互聯網+”觀念股中可以或許統計到的208家上市公司,其股價在已往一年(2015年9月7日-2016年9月2日)的時間里平均漲幅為24.1%,同期上證綜指為微跌2.94%,個中164家上市公司股價漲幅跑贏大盤。它們占到涉“互聯網+”公司的74.5%.
“互聯網+”標簽對上市公司股價的拉行動用,也使得不少投資者但愿買入的上市公司在此方面有所行動,甚至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給上市公司留言,但愿上市公司收購互聯網企業。
如天舟文化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投資者發起主營圖書出書刊行的天舟文化機關互聯網留學市場,“可以多找一些有潛力的互聯網留學機構,今朝行業互聯網留學排名留學360、51offer、芥末網、柳橙網,后頭3個均沒有上市公司收購,可以思量一下”。
核心科技的投資者在互動平臺留言稱,七年市值原地踏步令人心痛,痛定思痛,核心已經到了必需在外延式收購方面實時脫手的時候,“請沈董掌握機會,通過定向增發收購互聯網和軟件偏向的優質標的”。
寶通科技投資者甚至發起上市公司思量適當出售原有低效資產,加大互聯網規模的投資并購,促使公司成為互聯網規模的大型公司。
從上半年業績闡明涉“互聯網+”公司環境,差異范例公司環境大概差異,不太好一概而論。個中不解除有些公司大概就是炒觀念,為了賺快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