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IDC圈8月22日報道,“2016年上半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止跌回穩。”在日前宣布的中期財報中,聯通如是說。其最新的抉擇是,從10月1日起,打消團體統一套餐周游費。
殃及池魚
包羅脈脈、A站(AcFun)等在內的互聯網公司都“躺槍”了。
本月初,海內知名二次元網站A站呈現持續兩日無法會見的環境,用戶投訴不停于耳。8月4日,A站在本身的官方微博宣布通告稱:“由于運營商線路妨礙,A站躺槍,導致網站今朝無法登錄,猴子們(事戀人員)在盡全力想步伐讓網站盡早規復正常!對此給各人造成的未便暗示深深的歉意。”
而更早些的時候,擁有復雜用戶的行業交換平臺脈脈,呈現了快要15個小時無法登錄的環境。隨即脈脈也于其官方微博宣布了通告:“受機房光纜線路間斷影響,脈脈APP臨時無法會見。”據悉為脈脈提供處事的是知名CDN公司藍汛,而藍汛正是因為這次聯通的清查而被斷網。
于是有人發明,這場突如其來的“舉動”,像極了6年前電信的“流量穿透”事件。業內人士暗示:“許多互聯網公司,以IDC業務(互聯網數據中心)的名義從運營商申請到低價的主干網帶寬,,接入到本身的機房,但僅個中一部門帶寬自用,而另一部門則分批出售給一些第三方寬帶企業,包羅中國移動。”
而業內估算這個中的差價靠近40倍。這樣龐大的裂痕,無論是6年前的電信,照舊如今的聯通,基礎無法容忍。所以,時任電信董事長,而如今經受聯通的王曉初,用同一招數——清理不合規的網絡接入——兩次重挫競爭敵手。
所以,無論是脈脈、A站,照舊藍汛,都只是聯通“縱火”被殃及的池魚,而聯通,包羅6年前的電信真正的方針是誰,不問可知。
不可是IDC
前有虎豹,后有豺狼的聯通不得不主動出擊,刮骨療傷。而之所以把方針聚焦到IDC業務,是因為在傳統語音業務已經處于下滑趨勢的本日,得IDC者得天下。
“對付聯通來說,甚至包羅其他運營商在內,傳統語音業務早就不是好處爭奪的焦點。真正給團體帶來高收入、高增長的業務,是IDC、云計較這樣的互聯網業務,究竟此刻天天打電話、發短信的人太少了,大大都人照舊發微信,甚至是語音、視頻談天。”一位不肯具名的聯通內部人士表明道。
所以王曉初屢屢把矛頭指向IDC業務整頓,也是情理之中。但事實上聯通的壓力不只在此,面臨業績的下滑,其他傳統業務部分的日子更欠好過。
聯通人士匯報新金融調查記者:“本年上半年,聯通內部開始給各部分施壓清核打點裂痕。好比對付團體用戶的催繳欠費,已往假如團體用戶到期沒有續費,聯通不會像看待公家用戶一樣當即斷網,可能催繳,所以就造成了許多團體用戶恒久拖欠資費,甚至有的公司已經人去樓空,卻并沒有治理停網手續,這就造成了資源揮霍和資金難以快速流轉。”
除此之外,由于高層施壓,下層人員背負的銷售壓力越來越重,“因為此刻傳統業務的市場險些就是飽和狀態了,無論是固網業務,照舊移動業務,想要再多賣出一張卡,多安裝一戶寬帶實在很難,銷售人員只能通過各類營銷手段迫利用戶開新卡,好比想要手機資費打折就多‘養’一張副卡,想要優惠辦寬帶就多開2-3張手機卡。所以也有用戶跟我們反應,聯通此刻是‘無所不消其極’迫利用戶開新卡,事實也確實如此。”上述聯通人士暗示。
止跌回穩
假如不是被逼無奈,聯通也不肯展開如此不包涵面的“絞殺”。連年來聯通的“苦”,是業內有目共睹的。
三年前,由于工信部為三大運營商揭曉4G牌照的時間差,中國移動在這場4G爭奪戰的開場便領先搶跑。王曉初也在日前的中期業績宣布會上嘆息:“聯通已往兩年失去了3G向4G轉型的良機。”
而如今,已經擁有固網寬帶牌照的中國移動,也在慢慢蠶食聯通、電信稱霸多年的市場份額。王曉初認可,聯通今朝面對中國移動的劇烈競爭,但聯通不會主動貶價,將視中國移動是否貶價做出調解。
“各人都知道,聯通的優勢就是在于固網業務,而中國移動由于政策限制只能發力移動業務,市場占有比重很大。可是自從中國移動也得到固網牌照以來,我們的日子就越來越欠好過了。”上述聯通人士無奈暗示。
8月17日,中國聯通宣布2016年上半年業績陳訴,陳訴的數字并欠悅目,各項指標的同比增量大多為負數,尤其是凈利同比下滑近80%,聯通的壓力不問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