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MEC中M的概念從Mobile向Multiple(多樣化)極速改變,各類基于邊緣計算的創新體驗猶如一波更猛烈的浪潮洶涌來襲。無論是在承載5G無線網的邊緣連接,還是在固移融合方面,MEC都將扮演重要的角色。
CDN邊緣存儲轉發,美國站群服務器 亞洲服務器,MEC邊緣計算,一面存儲、一面計算,二者的結緣可謂是天作之合。4月27日,由通信世界全媒體主辦的2018 MEC技術與產業峰會在京舉辦,會上,來自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代表在演講中也分享了MEC建設中CDN價值的重要性。
會上,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網絡技術與規劃部總工楊鑫表示,對于提供綜合信息服務的電信運營商而言,需要對邊緣計算進行多重關注。目前,中國電信對邊緣計算進行了三重關注:第一是整體的IDC/CDN資源布局與業務規劃,中國電信天翼云逐步構建“2+31+X”的資源布局,中國電信CDN節點數1800個,并積極進行端局DC化改造;第二,在運營商網關/設備方面,運營商政企網關/家庭網關/機頂盒/攝像頭等引入邊緣計算,并開展物聯網邊緣網關研究;第三,在邊緣平臺與邊緣云方面,網絡中引入MEC,推出基于MEC的業務平臺及解決方案。
目前,中國電信已進行了一些MEC的探索,在楊鑫看來,MEC主要有三種部署模式:第一種是點模式,面向大型商場、校園、博物館等高密度高流量高價值客戶,作為無線覆蓋增強特別是室分系統的增值業務,按點按需部署,提供緩存、推送、定位等,MEC由獨立的服務器形態設備和服務組成,服務器設備規格形態多樣化,接受統一的遠程運維管理;第二種是塊模式,面向大型園區、工廠、港口等有本地數據中心和云服務需求的大中型政企客戶,作為政企ICT服務按區域部署,提供虛擬專網、業務托管、專屬應用等,MEC由虛擬化的小型服務器集群和存儲設備和服務組成;第三種是霧模式,面向需要跨區域、大范圍內給大量最終用戶提供就近服務的客戶如車聯網、CDN、互聯網游戲等提供商,作為有明確商業模式和具有規模化發展效益的業務在省級和全國范圍內規模部署,提供邊緣CDN、存儲、行業服務等,MEC以中小型云資源池服務存在。
中國電信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楊峰義在會上表示,中國電信通過邊緣網絡與業務能力構建,提供邊緣CDN部署環境,以解決5G時代多種網絡長期共存的問題。
在楊峰義看來,通過統一的融合架構實現整體業務的網絡接入,從而導入到不同的數據網絡上。此外,根據不同的靈活路由,可以緩解移動網絡回傳的壓力。
第一是共享統一CDN,用戶在多網絡環境下,可以體驗業務的一致性;
第二是統一的邊緣平臺,可以適應新型業務的部署,企業統一通信網絡及定制化;
第三是邊緣加速等,通過緩存、vCDN、視頻轉馬等,提升多網用戶的QoE;
第四是多網絡能力開放,不僅是移動網絡,可以固定網絡,也可以WIFI.通過邊緣網絡對業務能力的構建,充分發揮固網優勢,降低移動網絡回傳壓力,提升保證多網絡用戶的一致性體驗,促進網絡與業務的深度融合,某種程度上可以解決在5G時代多種網絡長期共存的問題。
最后是共享CDN無與合作CDN的問題。發揮固網資源優勢,降低移動網絡回傳壓力,提升和保證多網絡用戶的一致性業務體驗。在用戶層跟網絡切換的時候,通過固有已有的CDN提升用戶業務體驗。用戶從多網絡間切換時,通過保持業務描點,實現用戶在多網絡下的一致性體驗。
楊峰義表示,中國電信愿與CDN企業合作,通過MEC邊緣CDN的部署,作為現有集中CDN的延展,同時為多網絡用戶服務,實現新業務的創新、達到共贏。
中國聯通:固移融合CDN下沉,助力視頻極致體驗
會上,免備案主機,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MEC高級總監陳丹介紹了中國聯通業務場景重點布局及正在開展的試商用工作,其中重點布局之一,固移融合CDN下沉,助力視頻極致體驗。
陳丹表示,“騰訊王卡”、“螞蟻王卡”等各大流量卡帶來的數據量越來越大,將CDN節點分布式部署在MEC邊緣云中,降低集中節點的處理負荷和端到端時延,提升用戶體驗,增加客戶粘性。目前中國聯通已在天津、浙江等省分完成基于MEC邊緣云節點(匯聚機房或綜合接入機房)的固移融合vCDN驗證。
據了解,中國聯通基于MEC邊緣云的固移融合VCDN解決方案榮獲“MEC最佳實踐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