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7日-28日,由中國疾控中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主辦,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云研究所、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慢性病防控信息技術委員會承辦的“第四屆中國慢性病與信息大會”在北京國賓酒店盛大召開。
27日主場上,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常務常務副所長黃河發表了題為《基于國家衛生與健康管理大數據平臺的慢病防控》的精彩演講。
(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常務常務副所長 黃河)
以下為演講實錄:
黃河:各位專家、各位同仁下午好,很高興有一次機會在這里跟大家分享關于慢病防控最新的相關信息,謝謝大家。
總的說來,我國的慢病防控形勢就是醫療費用居高不下,慢病威脅與日俱增,醫療資源分配失衡,預防意識有待提升。
新時期的一個慢病防控的途徑是什么樣的呢?因為我們要針對慢病防控制定一些新時期的中國或者我國的一些醫療領域必須要面對的、要發展的要做的一些事情。基本上慢病的成因分為三個主要的部分:主要的遺傳因素和老齡化這方面我們不太好用一些方法或者是手段來解決。慢病防控主要針對的就是環境因素,生活環境、飲食習慣、生活方式還有一些用藥和治療方面的改變。
而這幅圖大家見的很多了,這是通過一些藥物治療或者是一些非藥物的治療,還有一些就是個人生活習慣的改變,我們是可以改變我們的一些健康的狀態,可以由大病變成小病,或者由小病變成不得病。
現在新時期已經到來了,我們有新的一些技術可以為我們的慢病防控提供一些新的助力。吉姆。格雷(計算機科學家)他把一個科學的發展分為四個范式,第一范式是實驗范式,第二個范式是理論范式,第三個范式是模擬范式,現在到了第四個范式,舉個簡單的例子,前些天我們聽到爆炸性的消息,朝鮮取消核試驗了,為什么我們聽不到中國、美國或者俄國有核試驗的消息呢?因為我們經歷過那些范式,我們已經集中做完了核試驗,我們有我們的理論基礎和我們的模擬,所有的核試驗都可以在計算機上進行,所以我們不需要,這就是范式的提升。
所以說大數據也就是第四范式對我們以后的工作或者是處理數據的方式或者是利用數據的方式帶來了全新的變化,歐洲服務器租用 云服務器,尤其是在健康的醫療領域,數據的應用是最可能帶來革命性的變革領域。
因為有預測,從09年到2020年健康醫療數據將增長44倍,現在數據量的增長,因為現在醫療設備不斷地提升,各種影像數據、各種可穿戴的醫療設備的數據不斷地增加,但是這些數據利用好了是金礦是寶庫,但是利用不好就是負擔。
健康醫療大數據分為一部分是傳統的醫療數據,另一方面就是新型的醫療數據,比如說互聯網數據、健康設備的數據還有地理信息的數據,比如說互聯網的數據,剛才說到京東也好、Google也好,Google現在已經能夠用人們檢索到的一些信息,通過這個來預測流感的發生和發展,而且取得了非常準確的結果。
通過文獻的檢索,現在我們認為健康醫療大數據能夠主要在五個方面提供一些幫助,尤其是公共衛生管理方面,就是慢病防控,這件事情來講大數據來說或者大數據技術來說是能夠提供幫助的,因為我們知道公共衛生管理或者說公共衛生管理項目的慢病防控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尤其是在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個地區的發展不均衡、醫療條件也不均衡,慢病防控其實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
我們認為一個國家層面的能夠覆蓋所有的醫療衛生數據的、衛生與健康管理大數據平臺,先把數據收集起來,然后通過一些方式利用起來,不僅對慢病管理還有對其他方面也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比如說科研機構可以利用這些數據發現更多的有價值的成果,保險機構也可以利用這些數據,個人、企業、社區醫療包括管理部門、醫療機構都可以通過這個平臺能夠獲取到自己相關的、有用的這些東西。但是我認為、個人認為這件事情來說或者這個平臺或者這些數據的收集來說不是技術上的問題而是政策的問題和一些理念上的問題。
現在技術上我們有很多算法,各種算法,預測算法、機器學習、相似度計算、分類聚類算法、推薦算法等等,只要我們把架構和體系打好規劃好,從上到下從頂層設計搞好,我認為以后未來肯定是能夠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