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 騰訊發布了一段視頻 ,跟大家開了個愚人節玩笑。騰訊宣布,籌備近兩年的“AI生態鵝廠”已在貴州貴安新區完成項目主體建設,預計于年內投產運行。
由于企鵝所需飼養條件較高,目前騰訊將先以貴州平壩灰鵝作為試點,未來或考慮引入天鵝和企鵝。據說還有鵝臉識別、鵝語翻譯、覓影治鵝、鵝屎咖啡等技術。
今天騰訊宣布, 養鵝是不存在的,域名注冊,但貴州貴安新區的那個山洞卻是真正存在的。它叫騰訊貴安七星數據中心,是一個特高等級數據中心。
2017年10月,騰訊貴安七星數據中心工程正式進入項目建設施工階段,項目主體為五橫一豎共六個隧道。工程建成后,整個數據中心的工作、電力等設備將全部置于其中。
騰訊表示, 它具有高度安全,高隱蔽、高防護的特點,將用來放置騰訊業務最核心的數據,代表著騰訊在數據產業的前瞻戰略。
數據中心是干嘛的?“如果把騰訊比作一個工廠,那么數據中心就是車間,亞洲服務器租用 歐洲服務器,信息需要在這里集中處理、存儲、交換。”騰訊技術工程事業群任職數據中心技術總監朱華說。
那個名叫T-block的技術,是騰訊數據中心自主研發的第四代技術。
第一代(2006-2009),基本是沿用了傳統電信機房的解決方案(廠房改造,風冷,N+1冗余),只在局部做了點優化,比如冷熱通道隔離;
第二代(2007-2011),從天津開啟數據中心的大而全模式,10萬量級、大型離心冷水機組、10KV Switch Gear、變壓器上樓、中壓油機、UPS、STS、AHU、MAU、封閉熱通道、預作用水消防、水側Free cooling、Air side economizer;
第三代TMDC(2011-2016),產品化思維逐漸顯現,數據中心被看做一個可拆卸、可拼裝的微模塊,并以它為載體,把配電單元、空調單元、IT單元以及監控單元拼裝起來,成為一個小數據中心,成為一個產品。
到了第四代T-block技術,它已經能將IT、電力、空調等產品化,結合騰訊數據中心最佳模型及建設方法論“諾曼底模型”,按照搭積木的方式,實現全數據中心的模塊化配置及快速建設,且建設的數據中心能耗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