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22日, 由中國IDC產業年度大典組委會主辦,中國IDC圈、CloudBest承辦的第十二屆中國IDC產業年度大典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盛大召開。數據中心技術創新論壇作為IDCC2017的分論壇之一,于22日舉行。
信息時代,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正推動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IDC行業作為基礎支撐平臺,技術也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來自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數據、中國移動、中國工商銀行、京東集團、阿里巴巴、Infortrend、數碼人等眾多行業專家和企業高層共同探討IDC行業的發展現狀與未來展望。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部主任、國際電信聯盟機器焦點組副主席 孫明俊)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部主任、國際電信聯盟機器焦點組副主席孫明俊作題為《人工智能之算力演進》的演講。她介紹,人工智能正式誕生于1956年,發展至今,已經滲透進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孫明浩認為,人工智能崛起的三大因素為互聯網的發展、硬件技術和深度學習算法。她分析,深度學習算法是人工智能崛起的基礎,而真正驅動人工智能穩固發展的,是算力的演進。
她表示,“目前,算力架構是按馮諾依曼體系來做的,未來我們可以看到非馮諾依曼體系架構。隨著量子計算的出現,人工智能將會出現新的變化。”近幾年,各種應用平臺融合之勢越發明顯,AI將成為未來最主要的發展方向。
(西部數據公司高級技術顧問蘆浩)
西部數據公司高級技術顧問蘆浩發表《創新存儲技術 助力新一代綠色數據中心》的主題演講。他表示,根據數據中心中數據的分布情況,數據中心可分為大數據和快數據,大數據將占據數據中心90%的比例,到2020年,90%的數據都會存儲在硬盤上,硬盤在數據中心占據重要的地位。
針對綠色數據中心的購置成本、運行成本和服務質量三大痛點,蘆浩表示,西部數據公司發明了氦氣硬盤技術,同時,西部數據專有的MAMR技術可大大降低運行成本。閃存技術上,目前已推出SSD產品,可為企業級應用做相應的優化。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黑龍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事 李偉東)
九十年代中期,數據中心作為一種服務模式進入了大眾的視野,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黑龍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李偉東帶來《順勢而為 和而不同 》的主題演講。李偉東認為,目前國內數據中心正處于高速增長期。他表示,“中國移動哈爾濱數據中心有兩個定位:一個是一級私有云,二是打造一個全國的容災備份主營業務的數據中心。”
(阿里巴巴基礎設施高級工程師 沈燁燁)
隨著國內數據中心的需求量日益增長,同時阿里云全球化的部署發展,未來阿里巴巴數據中心的體量將逐漸上升。阿里巴巴基礎設施高級工程師沈燁燁分享了《阿里巴巴數據中心供電技術的探索與實踐》。沈燁燁表示,供電、散熱作為數據中心最重要的兩個區域,阿里巴巴在整個數據中心的供電方案上,除了采用光伏、風能,同時結合了一些儲能,形成智能微電網,實現智能控制和調度。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數據中心(上海)副總經理 李六旬)
面對技術創新發展的機遇,工商銀行的建設周期也進入更新換代的階段,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數據中心(上海)副總經理李六旬以《推進IT機房基礎設施建設創新,助力信息化銀行發展》為題,闡述了工商銀行基礎設施轉型的原因,并分享了模塊化機房與一體化機柜建設情況。
面對柜面業務萎縮,機房大量浪費的現狀,李六旬表示,工商銀行正進行三方面的轉型,一是網絡節點;二是標準化建設全面落地;三是基礎設施監控系統。他呼吁到,“希望國內企業在環境、動力、設備、機房、基礎設施方面進行技術創新,創造出更可靠、更智能、更高效、更便攜的產品。”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數據中心研究部副主任 李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