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旬,北京的天氣已經秋意漸濃,一行30多人的媒體記者團不遠千里來到寶島臺灣,馬不停蹄間又驅車2小時來到“發現臺達——追尋科技應用之美”的第一站高雄市那瑪夏民權小學。
放眼望去,群山環繞,綠樹成蔭,白云在山峰間游走,蟲兒在枝葉間合鳴,一群布農族、卡那卡那富族的小朋友穿著民族服飾在一座充滿民族特色的高腳屋上演奏一曲優美的民謠。
那瑪夏民權小學校長吳國正告訴記者,那瑪夏民權小學是八八風災后由臺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捐建,小學在設計和建設上采用“綠建筑”的概念,盡可能的利用自然條件減少能源使用,同時應用節能設備與再生能源。尤其是木造圖書館,成為全臺首座‘凈零耗能’的圖書館。
踐行綠色科技臺達綠建筑屢獲殊榮
與自然共生,自古以來就是國人對自然的理解和追求,這一點在臺達的綠建筑中得到了非常好印證,以“花”“蟲”“石”作為設計主題的臺達綠建筑,完美的詮釋了建筑及生態的概念。
行程的第二天,記者團來到高雄“綠筑跡”臺達綠色建筑展,本次“綠筑跡”展以“低碳住行、轉動城市”為主題,將綠色建筑與低碳交通相結合,大到工業制造,小到洗衣做飯,為參觀者全方位的展現了低碳城市的發展藍圖。同時,臺達通過全球首臺8K投影機,讓參觀者感受臺灣的青山綠水,以及臺達在綠建筑成功實踐。
目前,已經有25座臺達綠建筑遍布全球各地,并且其中像那瑪夏民權小學這樣由臺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資助的綠建筑不在少數。并且在國內、國際等眾多場合榮獲包括《CNBC 歐洲商業雜志》“全球百大低碳企業”、連續七年入選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之“世界指數”、榮獲中國社科院“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百強等眾多殊榮。
“綠筑跡 臺達綠色建筑展” 那瑪夏民權小學校模型
臺達執行長鄭平在接受中國IDC圈記者采訪時表示:“一個企業不僅要盈利,也要對社會有所貢獻,臺達一直是做電源產品的,所以非常關注效率和效能,我們不僅要從產品上幫助客戶實現節能,而且還要將節能的理念貫穿到我們整個企業文化中。”
科技與自然鉆石級生態化“綠色”工廠
為了更深入的親身感受臺達綠建筑的特別之處,記者趕到臺灣臺南科技園區,實地探尋臺達首座綠建筑的不同之處。
據悉。臺達臺南廠位于臺灣臺南科技園區, 2006年開始建設,在設計之初就按照綠建筑的思路,并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成功的打造了臺灣第一座鉆石級綠建筑,并且臺南廠同時是臺達數據中心產品的研發和測試基地。
臺達臺南廠外景圖
臺南廠辦的建筑在外觀上采用遮陽與陰影兩種亞熱帶傳統建筑手法,達到最佳的建筑節能效果。廠辦大樓門廳外的回車廊采用金屬折板雕刻設計,不僅是遮陽、遮雨的玄關,更是一個充滿立體變化的裝飾藝術。大樓墻體內凹上的深開窗與金屬遮陽板,可以產生豐富的陰影變化避免陽光直射,此外,廠辦大樓的玻璃采用低輻射玻璃,可降低陽光的輻射熱,節省空調用電。
廠辦大樓內部則充分運用浮力通風的原理,藉由熱空氣上升的原理,設置挑高的浮力通風塔和自然采光的天井使空氣自然產生流動而達到室內換氣的效果,不但節省空調,而且節省了照明用電。大樓頂部,裝有約42KW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搭配臺達自制的高效率太陽能光伏逆變器,可以有效調節尖峰時段用電。
除此之外,廠辦大樓空調使用高效率儲冰式系統,日本游戲代理 歐洲服務器,藉由地下通道,適時適量引入溫度較低的外氣,降低空調的負荷以節省用電量。電梯方面,采用臺達自行開發的電梯能源回生設備,節能效率高達50%,同時減少電梯機房空間以及機房空調與通風的耗電。
結束語
通過“發現臺達——追尋科技應用之美”的旅程,記者對臺達在綠色節能理念和產品有個全新的了解,正如鄭平先生所言,“環保節能 愛地球”的經營使命已經深入貫穿到臺達的整個企業文化中,香港主機租用 香港高防服務器,不僅從自身做起,并且臺達正在積極肩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推動城市向低碳城市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