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前已經確定的的中國聯通、中國黃金集團黃金珠寶有限公司的混改方案,到日前“中鐵”披露了混改新動向,向阿里、騰訊、一汽等企業發出邀請參與公司混改,電商已經成為了參與央企混改的重要角色。
聯通打響央企混改第一槍中國聯通可以講是拉開了中國國有企業綜合混改試點的第一個帷幕,中國聯通之后我們看到屬于中國黃金總公司的中金珠寶、中鐵公司也都開始陸陸續續公布了混改的方案,我們發現BATJ成為他們共同的吸引資金的主要對象。央企吸引互聯網企業參與混改,有一箭雙雕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引進社會資本,改善管理結構,達到混改的目的。另外一方面,借混改正好完成了產業升級或者企業轉型。大家都知道,網絡企業在這方面,是領了社會發展或者行業轉型的風氣之先的,不管是京東、阿里,他們的渠道布局對于很多企業要從網上尋找出路幫助就相當大了。
BATJ進軍央企背后的擔憂不過水皮也擔心因為太多的企業,都把眼光都盯住BATJ,BATJ它們有沒有足夠的資金是一個特別令人擔心的問題,就算再有錢 這些公司大多數也還在募集資金,是貸款來的,它們投這些央企,華沙機房主機 荷蘭主機,參與混改,它能投多少個,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另外一方面,因為大家眼光都盯住了電商,東莞電信服務器 河南電信服務器,往往對其它民營資本有所忽略,我們當然不希望這樣的情況被無限放大。
合作下更深遠的意義聯通是希望改變現有的機制,所以我們看到一開始聯通就從總部裁員開始。據我們現在看到的初步方案,總部的裁員幅度是相當大的,27個部門一下裁到20個,人員從1780多人裁到890多人,這就有點真刀真槍的味道,這比引進特定的網商意義要更大,因為畢竟網商的資本力量是有限的。
從聯通的角度來講,它是一個運營商,跟這個行業里的,特別是做互聯網的這些巨頭合作是順理成章的。聯通的客戶流失是很嚴重的,作為一個運營商,聯通能跟這些電商形成有效的彌補,形成一個上下游的互補。
中國聯通的方案里面,在國有資本成色變化之后,它更多的是要引進管理機制,不管是決策、日常運營、激勵分配這些方面,它都會做出調整。
不只是股權轉讓我們國有企業的混改更多的要在機制上、體制上發揮作用,總的來講就是激勵員工的積極性,從高管到普通員工的積極性,在方方面面更契合現在市場的需求,在管理上也能夠匹配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需求,能夠具備跟這些民營企業競爭的機制或者能力。
國有企業,特別是央企從資源占有的角度來講,是別的民營企業不能夠比擬的,他們在市場上是有著自己獨特地位的,如果能在效率上有所提高,在機制上有所調整,這樣的話就能變成經濟利益、社會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