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中國聯通在廣州舉辦“中國聯通物聯網生態大會”,董事長王曉初在大會致辭表示,中國聯通將大力推動“物聯網平臺+”生態建設,全力打造共贏發展的物聯網產業生態圈。兩天前的8月23日,日本全面啟動“物聯網(IoT)”服務,NTTDoCoMo、KDDI和軟銀等三大移動運營商將分別在2018年開始提供物聯網通信服務。縱觀全球,運營商身影涉足物聯網江湖已成大勢,莫斯科服務器 新加坡vps,對于國內期待通過大力拓展創新業務推進企業深度轉型發展的通信運營商,更是如此。然而物聯網江湖之大,各方競爭非常激烈,優勢和劣勢同樣突出的運營商未來能否玩轉物聯網江湖呢?
物聯網發展爆發期已至
當前,人與人的連接基本飽和,物與物的連接剛剛開啟。過去的幾十年,信息通信技術已經完成了對人的連接。與此同時,全球運營商的目光已經從“人的連接”轉向“物的連接”,因為“物的連接”可以擊碎人口限制的天花板,開拓一片新的藍海。專業市場研究公司Machina Research預測:全球物聯網連接數量及物聯網收入在2015年~2025年之間將增長三倍。2015年,全球物聯網連接數量為60億個,根據預期,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增至270億個。
很多IT、ICT業界大佬都把物聯網視作繼個人計算機、互聯網之后,當今世界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之一,正在有力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推動社會生產和經濟發展方式的深度變革。近幾年,我國物聯網取得飛速發展,“十二五”期間年復合增長率為25%.目前我國公眾網絡機器到機器(M2M)連接數突破1億,占全球總量的31%,成為全球最大市場。我國《物聯網的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指出,當前物聯網將進入萬物互聯發展新階段,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家電、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機器人等數以萬億計的新設備將接入網絡,形成海量數據,應用呈現爆發性增長,促進生產生活和社會管理方式進一步向智能化、精細化、網絡化方向轉變,經濟社會發展更加智能、高效。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窄帶物聯網(NB-IoT)等新技術為萬物互聯提供了強大的基礎設施支撐能力。物聯網萬億級的垂直行業市場正在不斷興起。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成為全球熱點,物聯網是智慧城市構架中的基本要素和模塊單元,已成為實現智慧城市“自動感知、快速反應、科學決策”的關鍵基礎設施和重要支撐。到2020年,包含感知制造、網絡傳輸、智能信息服務在內的物聯網總體產業規模將突破1.5萬億元,智能信息服務的比重大幅提升,公眾網絡M2M連接數將突破17億。
多方布局新興物聯網市場
在國家政策的引領與未來市場空間的驅動下,設備廠商、運營商、軟件開發商、系統集成商紛紛從物聯網的“感知層”、“網絡層”、“平臺層”、“應用層”等方面切入,促進我國物聯網生態的快速成熟,物聯網產業呈現出百舸爭流的繁榮景象。
華為公司推動NB-IoT標準制定,先后發布物聯網操作系統LiteOS、NB-IoT端到解決方案,提出“1+2+1”戰略,努力構建Ocean Connect生態圈。中國移動成立物聯網公司、車聯網公司,搭建物聯網專網、提供專號、建設物聯網設備接入管理平臺和物聯網應用開發平臺,大力推動物聯網業務展;中國聯通6月27日在上海舉行的國際合作伙伴大會上,發布了物聯網新一代連接管理平臺,8月25日又成立了物聯網發展產業聯盟。目前,中國聯通已在全國數十個城市完成了NB-IoT試商用開通,北京、上海等多個城市實現了全域覆蓋,同時,北京、廣東等多個區域已經開通了eMTC試驗網,具備試商用條件。在應用層,中國聯通在位置跟蹤、環境監測、自動泊車、遠程抄表、智慧農業等領域開展研究和推廣。阿里巴巴2016年發布物聯網整體戰略,集合旗下阿里云、阿里智能、YunOS,聯合打造面向物聯網時代的服務平臺。2014年還聯合慶科發布物聯網操作系統MICO;騰訊推出“QQ物聯智能硬件開放平臺”,將QQ賬號體系、QQ消息通道等核心能力提供給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智能車載、傳統硬件等領域合作伙伴,實現用戶與設備及設備與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互動。
可以預見,今后相當長時間物聯網江湖中設備廠商、運營商、互聯網企業、系統集成商等將上演競合大戲。
運營商應
重點發力連接和平臺
縱觀全球市場,物聯網作為新的收入增長引擎正在悄然崛起。比如:Verizon 2016年物聯網用戶凈增1000萬,達到3800萬,同時物聯網業務的收入飛漲了29%。物聯網即將滲透進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廣泛進入各行各業,衍生出諸如智慧家庭、智慧教育、智慧醫療、可穿戴設備、車聯網等多種場景。Cisco公司在發布的報告《IoT Global Market Valuation 2020》中預測,2020年全球的物聯網收入將達到14.4萬億美元。我國三大運營商的業務收入中,物聯網等創新業務占比也不斷提升。專家認為,運營商要拓展好物聯網市場,應該重點在連接和平臺兩個方面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