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早布局云計算產業,成功研發“飛天5K”云操作系統,到成功孕育城市大腦,再到打造全國領先的空天信息產業集群,云棲小鎮的發展,是一次無中生有、從小到大的創新實踐。
11年前,云棲小鎮還是“轉塘工業園”。2011年,云棲小鎮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擺脫對粗放型增長的依賴,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瞄準了以云計算、大數據為科技核心的產業方向,積極實施騰籠換鳥、促進轉型發展,探索了一條以產業為先導的新型城鎮化之路,成為浙江省數字經濟發展的縮影和高質量發展的代表。
阿里云棲小鎮
在這里,成立了全省第一個特色小鎮的行政管理機構——杭州云棲小鎮管理委員會,頒發了全省第一張特色小鎮的名譽鎮長聘書,創新了平臺引才、情懷引才等人才聚集做法,首創了無桿泊車等城市大腦創新場景,探索了特色小鎮治理的數字化方案。
抓產業提質,全力搶占產業鏈制高點;抓科技創新,著力提升內生發展動力;抓體制機制,傾力打造最優營商環境,一個迭代升級的新云棲已整裝出發。今天的云棲,正在向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鎮的發展目標邁進,成為特色小鎮建設經驗的輸出地。
“龍頭”引領,培育高端產業
云棲小鎮是全國最早布局云產業的圓夢之地。
“‘云棲小鎮’致力于做一個中國云計算真正意義上的生態。”2013年,以王堅院士為代表的第一代“云棲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研發成功國內唯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通用云計算平臺——飛天5K,突破了世界級技術難題,實現了中國云計算從無到有的突破。
在龍頭企業的帶動和自主創新的支撐下,小鎮云計算產業得到飛速發展:上下游企業紛至沓來,數夢工場、政采云、新華智云、華通云等一大批涉“云”企業進駐云棲小鎮。自此,云棲小鎮形成了較為完善的云計算產業生態。截至2020年10月底,累計引進涉云企業1600余家,實現了“鳳凰涅槃”。
在“衛星之父”孫家棟院士的引領下,依托小鎮已形成的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優勢和已營造出的智慧應用場景,云棲小鎮又開啟了空天信息產業發展探索之路。短短3年時間,云棲小鎮已集聚相關產業企業30家,產業規模超過15億元,先后與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等產業龍頭,杭州零重空間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零云智控科技有限公司等創新企業達成合作。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杭州中心、無人裝備產業園、遙感衛星整星平臺、遙感衛星數據中心、北斗時空平臺等產業孵化平臺紛紛落地,為云棲小鎮發展空天信息產業注入強勁動能。
今天的云棲,美國站群服務器,正逐步構建云智能、城市大腦、空天信息等產業生態,引領技術協同創新,聚焦高端產業特色發展。預計今年特色產業產值有望突破500億元,實現逆勢增長。
對于邁入2.0時代的云棲小鎮,已經規劃了一系列宏偉藍圖——小鎮西部將建設800畝的石龍山園區,重點聚焦空天信息產業,布局高端智庫和科研院所;小鎮南部的雙浦新區,將建設成為先進制造業園區。
“云端”逐夢,集聚高端人才
以品牌活動吸引人才,以多樣化的研發機構留住人才——云棲小鎮以平臺建設為抓手,積極探索高端人才集聚的新機制。
云棲大會的參會者從原來的不足千人增長到了超過10萬人。2016年開啟的官方互聯網直播,更讓云棲大會的參與人數呈幾何級上升。到今年,云棲大會的國內外在線觀看用戶已超千萬人次。
12年不斷演進,讓今天的云棲大會已不只是一個開發者的行業交流大會,也不只是技術愛好者的沙龍,它展現著從硬科技到軟人文的全面創新,預演著未來生產、生活的顛覆性場景,成為各行各業理解科技、探索未來的集散地。
此外,2050大會、空天信息大會、城市大腦峰會等具有深遠影響力的科技會議永久落戶云棲,云棲小鎮成為科技創新的大平臺、大載體、大生態,持續吸引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因科技而團聚在云棲。
云棲小鎮始終堅持以名人、名校、名院、名所、名企為抓手,不斷厚植策源優勢,為追夢之人厚植發展土壤。擁有以孫家棟院士、施一公院士、王堅院士為代表的世界頂尖科學家,引進了西湖大學、北斗時空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杭州中心、中國科學院大學杭州校區、云棲工程院等頂尖科研院所,為產業創新提供充分的智庫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