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directadmin授權,隨著互聯網與產業的不斷融合,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走上了數字化轉型之路,利用數字化技術降本提效、改善客戶體驗。然而,如何利用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實現企業核心業務的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成為下一階段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
在近日舉行的“云開智達——2019 IBM 云計算及人工智能峰會”上,IBM全球及大中華區云計算和人工智能領域的行業大咖、智慧大腦以及頂級專家與客戶和合作伙伴共同探討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的第二篇章,該如何利用混合多云策略打破數據壁壘,用AI釋放企業數據的價值,成就認知型企業的轉型。
重新定義云市場,開啟企業數字化重塑新篇章
2012年至今,IBM獲得超過9000項云科技的專利——在云、分析、安全領域IBM獲得的專利數超過任何一家公司。目前世界前十大全球性銀行、全球前十大零售業巨頭中的9家、全球十大航空公司中的8家都選擇了IBM的云服務。
11月6日,IBM宣布開發出全球首個金融服務就緒公有云,幫助金融服務機構滿足法規遵從、安全和彈性的具體要求。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成為首個協作伙伴,用這個平臺承載銀行關鍵應用和工作負載,滿足其6600萬銀行客戶的需求和期望。
在過去十二個月里,IBM云業務營收達200億美元,是全球云業務營收最領先的廠商之一。從這樣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各行各業的領先企業正在將關鍵業務應用轉移到云端。不過,IDC預測,混合云的市場機會超過1萬億美元,目前僅有大約20%的企業工作負載部署在云上。IBM商業價值研究院的調查報告也顯示,到2021年,98%的受訪組織機構計劃會采用混合架構,然而僅有38%的組織機構將擁有運行混合環境所需的程序和工具。
基于這樣的現狀,IBM圍繞五大關鍵原則來幫助我們的客戶擁抱云的新篇章,實現更加快速、更加安全的云旅程,這五大原則包括混合、多云、開放、安全和管理。第一,要使企業能夠跨公有云、私有云和傳統環境運營;第二,認識到客戶的環境是異構的環境,要能夠管理其他廠商的云;第三,要確保基于開放來構建各項功能,為客戶提供靈活性,降低廠商“鎖定”的影響;第四,要面向客戶的環境,提供可靠性和持續的安全;第五,在跨云環境中提供一致的服務級別支持、日志記錄、管理和交付。
特別是IBM混合多云平臺的推出可以幫助他們解決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包括安全問題、數據保護和協議、可用性、云管理和加速創新等。這得益于IBM領先的科技、行業經驗和服務能力,以及紅帽的企業級開源技術和生態。收購紅帽之后,IBM將其軟件組合轉化為云原生。全新的云原生能力以預集成解決方案的形式提供,也就是IBM Cloud Paks產品組合,通過企業級的容器化軟件解決方案,幫助用戶更迅速、更安全地將核心業務應用遷移到任何云。
IBM云計算與認知軟件全球副總裁Rob Lamb表示,IBM與紅帽的結合,為業界帶來開源技術與企業級的技術與服務的完美結合,奠定了IBM作為智慧、開放的企業級混合云及多云領導者的地位,幫助各行各業的客戶更深入、廣泛地利用云計算。
Rob表示,現有市場上的云平臺沒有真正地實現對企業的賦能。IBM基于開放標準的技術平臺,加上真正企業級的能力打造了開放混合多云平臺,那就是IBM Cloud Paks。“我們堅持基于開放的平臺,目的就是能夠真正地調用在整個開放社區或者開源社區所帶來的創新能力。同時,我們又能夠實現自己的競爭力,因為IBM會確保這些得到很好的實施。但是我們絕對不會把客戶鎖定在某一個專有平臺之上。我們倡導混合的平臺,確保對開發人員來說,他們一次性的開發應用可以跑在各種各樣的云之上。我們的價值主張,就是能夠實現這樣一種獨一無二的擁有各種能力的平臺,實現在任何云上企業級應用的運轉。”
IBM Cloud Paks將應用支持、自動化、數據工具、應用集成、多云管理等多種功能融合在一起,幫助客戶實現核心業務現代化,確保企業的核心業務可以在包括本地環境、云供應商提供的環境或多個云供應商和數據中心在內的任何基礎架構上順利運行。與眾不同的是,云主機,IBM Cloud Paks可以提供以紅帽OpenShift為基礎、具有通用運營服務的容器化軟件,憑借一致的管理體驗和高質量的開箱即用服務,客戶無需從零開始構建、整合、測試與保障自定義解決方案。此外,基于靈活的授權方式,客戶能夠隨時完成部分業務轉型并按照自己的進度獲取新功能,真正實現將部署選項和策略的掌控權交給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