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3日,一年一度的IBM大中華區創新開放日以“藍海探秘 共贏無界”為主題在北京舉辦,展示了云計算、人工智能、現代基礎架構、5G等IBM最新的技術方案以及技術專家團隊傾力展出的近60個案例;并結合制造、金融、醫療、汽車、通訊等行業落地應用,借助現場的互動實驗室沉浸式地呈現了企業云上應用搭建、AI開源工具集實現AI公平、OpenShift進行分布式訓練等,深度詮釋了IBM如何幫助客戶從傳統IT架構轉型到云計算和認知型企業的數字化重塑之路??蛻簟⑸虡I合作伙伴、技術專家與IBM員工共同參與,創造了一個開放、無界的創新日。
IBM大中華區董事長陳黎明在歡迎致辭中表示:“任何一項科技的發展都會經歷孵化、開發、成熟、衰退這樣的過程,產品都有其生命周期。IBM用108年的歷史,驗證了自身的生存能力、發展能力、創新能力依然強勁。”他提到,2017年起連續三年,IBM被IDC評為“全球人工智能市場排名第一的服務提供商”;在云計算領域,法國巴黎銀行、加拿大資產信托公司Home Trust、愛琴海航空等企業,選擇了IBM公有云作為它們關鍵業務負載平臺,這意味著IBM公有云的開放與安全,已經得到這些關注客戶體驗、同時受高度監管規范的行業客戶的認可。
據Gartner統計,2019年預計37%的企業會采用人工智能技術,增長率高達270%,人工智能將成為2019年組織變革最重要的顛覆性力量。企業需要利用新技術再創價值完成數字化重塑,而對前沿技術和商業趨勢的思考,在IBM是一種最樸素的文化。
IBM副總裁、大中華區CTO謝東表示,本屆創新開放日搭建了一個開放互動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平臺,迎來了客戶、合作伙伴和IBM員工,這樣的開放、無界,旨在創造更多的交流碰撞和知識共享機會,協助企業探秘數字化轉型的藍海。
本屆開放日近60個展出案例分為云計算與人工智能、基礎架構、5G及其他解決方案幾大展區,代表著IBM在相關領域探索的科技前沿。
隨著Red Hat收購的完成,IBM將全面釋放混合云的價值,為助力企業通過數字化重塑、實現認知型企業奠定堅實的基礎,這將成為云時代的第二篇章。云計算既是企業提高基礎設施彈性的保證,也確保了企業系統的高可用性。在云計算的展示區中,IBM為企業展示了從現有傳統IT架構轉型到云服務架構這一云端之路各個階段所需的軟硬件解決方案。在人工智能展區,金融、醫療、制造業、跨行業通用解決方案等實際應用顯示著不斷挖掘商業和社會價值的科技魅力。
重點展示案例包括:
LinuxONE云融合方案:容器化,快速安裝,批量部署分區和Linux系統
可實現全棧管理,包括LinuxONE分區、Linux系統部署、SAN交換機、以及存儲的自動化管理,并集成開源監控方案。該方案幫助客戶輕松管理企業內部所有的LinuxONE資源,為企業上云提供端到端的落地方案。該方案應用于一家國內最大的保險公司和知名云廠商。
使用紅帽OpenShift容器云加速應用開發和部署
通過使用紅帽OpenShift容器云,讓開發人員更關注業務應用開發而無需考慮應如何搭建和測試環境,讓運維人員更方便地進行系統拓展以應對業務的快速擴展、提高基礎設施利用率。同時,輕松實現持續集成/持續部署,一鍵式部署至容器云。
金融數智 – 使用數據虛擬化和機器學習打造的金融科技平臺
充分利用Cloud Pak for Data數據虛擬化和機器學習的能力,為金融企業的小額貸款業務打造一個集金融數據收集、金融數據治理、金融數據分析、實時金融洞察于一體的金融科技平臺;能快速獲得最新業務洞察,提升金融業務,高效預防潛在金融性風險。
人工智能驅動的智能運維 (AI for Cloud/IT Operations)
基于人工智能和動態圖譜計算的高可用、高一致性、彈性可伸縮的智能運維分析決策平臺,采用微服務架構和動態服務編排技術,最大限度地復用認知運維分析能力,快速定制智能運維各種場景,從而實現智能的異常預警、問題定位、根因識別、自動修復。
WMLA inference server
CSL WMLA團隊極具前瞻性的發布了彈性推理平臺EDI,該平臺對大量開源軟件接口做了兼容,讓客戶的AI模型能無縫遷移部署;同時提供高吞吐量、低延遲、高擴展性的能力,滿足實時響應成千上萬的AI推理請求,從而順暢的讓人工智能從模型走向生產。
認知型視覺檢測(Cognitive Visual Insp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