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行業中早已達成了這樣一種共識,其市場正朝著寡頭壟斷的局面發展。這意味著經歷了10多年的市場爭奪,巨頭們開始支配市場,香港免備案主機,后來者和中小企業的機會越來少。
之前華爾街知名投行高盛集團發布的云計算行業報告顯示,隨著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的持續增長,行業的集中度也將進一步提升,越來越多的云支出將流向亞馬遜、微軟和阿里巴巴等少數幾家頭部云計算公司。
數據顯示,2017年亞馬遜、微軟、阿里巴巴等頭部廠商占據了核心云計算市場56%的市場份額,并且這個數字還在快速攀升之中。高盛預計,到2019年它們合計占有的市場份額將達到84%。
無獨有偶,權威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此前的報告也印證了高盛的結論。在其發布的2018 IaaS魔力象限中,僅6家云服務商入圍,相比2017年15家云服務商入圍,60%的廠商從榜單中消失了。
除此之外,云計算還存在著另一種競爭關系。
在全球云服務市場中,亞馬遜AWS市占率超過半數,擁有絕對領先地位。而在中國市場,AWS面臨著強勁的競爭對手。
根據美國市場研究機構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數據,2018年第四季度中國市場中,阿里云以40.5%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一,騰訊云占16.5%排名第二,光環新網(AWS北京區域運營商)位列第三,美國服務器,份額9.7%。
面對這樣激烈的競爭態勢, 張俠表示,云計算廠商如果說有競爭的話,更主要的是和傳統IT企業的競爭。
張俠說:“很多企業由于歷史的原因,還在使用一些傳統的服務器,還在買硬件,也有一些還是采用一些過時的技術。廠商仍在使用傳統的IT架構有很多原因,包括大家對云的一些東西不了解,需要這方面的技術、人才和資源。”
也就是說更多企業從IT公司租用軟件、存儲空間和服務器,而不是買下來之后自己維護。一些機構預計,雖然現在只有三分之一的企業需要云服務,但2020年這個數字會增長到80%。
這一情況不只為AWS提供了機會,更為全球云計算的拓展指明了方向。
延伸閱讀:
新華三張巖談云計算發展:構建“云+AI”新時代
重磅!中國移動發布“大云5.0”:5G+云計算點燃智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