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行業專家表示,紅帽的Linux操作系統業務在中國已經占有70%-80%份額,未來增長空間有限;紅帽的OpenShift雖然受認可,但紅帽主要聚焦在傳統金融和制造業兩個行業,這恰好也是IBM的強項行業,而在其他行業,短期內難以突增,帶來營收上的顯著增長。
中國云服務市場雖然起步略晚,但由于全球巨頭進入中國市場因為多種原因失去了先機,致使公有云領域阿里云等本土服務商異軍突起,私有云市場主要被華為、新華三、浪潮等廠商瓜。分因此多位行業人士分析認為,IBM收購紅帽的全球價值大于在中國的影響,短期內很難顯著提振IBM中國區業績。
“并購完成后,IBM與主流公有云廠商的關系會從競爭為主轉向合作為主。紅帽的軟件訂閱服務模式也將幫助IBM保持持續穩定增長。如果IBM能夠保留紅帽的獨立性及運作模式,那么我認為會是雙贏的結果。”云管理平臺初創企業飛致云(FIT2 CLOUD)CEO阮志敏告訴《財經》記者。
這也意味著IBM收購紅帽對其公有云業務補充有限,更多的是增強IBM在私有云、混合云和企業IT上的能力。
紅帽成立于1993年,是全球開源軟件行業的領軍企業,其主要商業模式是將開源軟件產品化。因為開源軟件雖然免費,但不一定適合企業用戶,紅帽負責將開源軟件打磨得成熟穩定,紅帽并不售賣軟件,他們真正售賣的是通過訂閱模式提供的服務,對可靠性、穩定性、服務要更高要求的用戶,就可以購買紅帽的服務。
IBM中國區一位資深人士也認為,下一步的挑戰是如何整合紅帽與IBM的產品,解決產品之間的交叉競爭問題。但是他同時強調,圍繞這些基本的軟件產品,形成新的行業解決方案,從而幫助客戶轉型,對IBM至關重要。多年來,提供新的行業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一直是IBM所擅長的。
10月29日,IBM(NYSE:IBM)宣布斥資334億美元收購開源軟件解決方案提供商紅帽(RedHat;NYSE:RHT),這是IBM迄今規模最大的一筆交易,也是美國科技史上第三大交易,因此引起全球科技界高度關注。
云計算是IBM轉型的重心,2013年,IBM斥資20億美元收購了公有云廠商SoftLayer,大力發展公有云業務,但時機似乎已經錯過,目前來看,IBM在公有云市場已經被亞馬遜AWS和微軟遠遠拋在身后。
隨著開源軟件大行其道,紅帽業績持續向好。其今年二季度財報顯示,紅帽已經實現連續66個季度的增長,并預測2018年營收將達到預期的33億美元。
開源軟件在科技公司們心中的地位正與日俱增。當下科技界流傳一句口號:“得開源者得天下”。這是因為,IT生態基本都是圍繞開源展開,從云計算到大數據到區塊鏈到AI,核心基礎軟件都是“長在”開源軟件上。微軟此前75億美元收購了全世界最大的開源軟件代碼庫和開發工具服務商GitHub。
紅帽其實并沒有公有云業務,除了開源Linux操作系統,紅帽軟件還包括服務器虛擬化、開源云平臺OpenStack、多云管理、自動化運維、企業中間件。尤其紅帽的PaaS平臺OpenShift最為搶眼,趕上容器技術的潮流,在業界比較有競爭力。諸多行業人士認為,OpenShift是IBM收購紅帽的最主要動機之一。
有業界人士提醒,IBM部分軟件業務和紅帽具有一定交叉,例如之前的中間件平臺JBoss和Websphere,比如現在的云PaaS平臺ICP和Openshift,但是從未來看,開源軟件及軟件訂閱模式更符合未業發展趨勢。“IBM以后可能會將放棄已有軟件產品線,以紅帽為主。”阮志敏推測說。
根據收購協議,IBM將以現金方式收購紅帽,每股190美元,這一價格比紅帽公司周五收盤價溢價63%,這超出此前業界的普遍預測,因此有評論認為,如此高溢價令這場收購看起來頗為激進。有外媒還推測稱,高溢價收購或許表明,在IBM之外,可能還有其它巨頭在參與競購紅帽。
雖然價格不菲,但看好這項收購前景者大有人在,尤其是與紅帽有利益關聯者。“IBM找到了新的浮板”,九州云(99Cloud)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李開向《財經》記者評價,“這塊浮板可以幫助IBM增強在私有云、混合云、公有云操作系統、服務器虛擬化及企業中間件、自動化運維、分布式存儲上的能力,雖然不是驚喜的增長,但卻是可預期的收入”。九州云是中國一家立足于私有云解決方案服務提供商,也曾是紅帽在中國的合作伙伴之一。
2014年5月,羅睿蘭在接掌IBM帥印兩年后,發起了IBM歷史上的第四次重大轉型:將云計算、認知計算(以人工智能平臺Watson為代表)、大數據分析、移動、安全定義為戰略轉型業務,區隔于傳統的IT服務、軟件和硬件業務。
“郭士納時代,IBM面對的主要是內部管理挑戰,當時公司面臨分拆問題。郭士納否決分拆想法,香港服務器租用,改組管理流程和激勵機制,革新企業文化,加大軟件業務、引入服務業務,非常成功地實現了讓大象跳舞。但目前這次的轉型,難度之大前所未有。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全新的商業環境、多重技術變革,以及遠較當年強大的競爭對手。”陳黎明說。
在廣受關注的全球云服務市場,亞馬遜AWS、谷歌等主導的公有云,和華為、新華三、浪潮等公司主導的私自有云各有優劣。混合云融合了公有云和私有云,可滿足企業既希望將數據存放在私有云中,又希望獲得公有云資源的需求,是云計算的主要模式和發展方向。此前,IBM預測認為,全球混合云未來市場規模高達萬億美元。
截至記者發稿時,IBM開盤前跌6%,現在已經收窄至不到2%;紅帽開盤前大漲,現在漲幅微縮至47%。
對中國市場暫無大影響
亦有業界人士擔心,這次收購會否危及紅帽作為一家與平臺無關的開源軟件提供商的中立性。對此,IBM表示,將“繼續致力于紅帽的開放治理、開源貢獻、參與開源社區和開發模式,并繼續打造其廣泛的開發者生態系統。”
但基于并不算高的并購整合成功率,審慎看法亦有不少。IDC中國軟件分析師李昭認為,產品整合、文化融合將是兩家公司并購后面臨的主要挑戰。“兩家公司在產品上其實有一定的重合和競爭,所以IBM并非是從產品互補的角度來收購,還是看中紅帽在開源領域的影響力和開源的發展,得開源者得開發者。”李昭說。
業界并不認為這項收購在短期內會對中國云服務市場產生太大影響。多位行業專家指出,盡管收購對IBM全球業務有裨益,但在中國企業級IT市場,國產化趨勢已經形成,阿里云等本土力量主導中國云服務市場,外來者暫難逆轉。
一位中國私有云解決方案提供商業務負責人告訴《財經》記者:“紅帽在中國的業務模式主要收Linux操作系統,免備案主機,以及OpenStack、OpenShift等的訂閱費,價格相對國內廠商較高,同時定制化、運維等服務提供較少,和國內OpenStack廠商不形成比較正面的競爭。”
受收購消息影響,IBM股價在周一的盤前交易中跌6.00%,股價為117.30美元;紅帽股價則暴漲51.22%,股價為176.44美元。
業界有評價認為,從交易金額看,此次收購紅帽凸顯了IBM轉型的決心:截止三季度財報,IBM還擁有147億美元現金和469億美元債務,以現金收購紅帽公司,意味著IBM還要借債200億美元,這可能意味著IBM債券的投資評級會被下調。
IBM在其官網上將這場收購形容為“將改變一切”。IBM董事長兼CEO羅睿蘭(Ginni Rometty)在一份聲明中說:“IBM將成為全球第一的混合云提供商。”IBM認為,紅帽的開源軟件產品覆蓋公有云、私有云、多云管理等,特別有助于軟件公司打造混合云能力。對于這一明顯偏樂觀的預計,業界尚有不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