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大家下午好,我是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王秀梅,下面由我來給大家做一個粗淺的分享,我們也是剛接觸這個行業,我今天的分享有兩塊內容,一個是我們對于云計算在醫療行業的應用,我們有一個研究,也想跟大家拓展一下我們的一些心得,第二部分就是我們依托互聯網醫療健康產業聯盟,前期也是召集了一些企業,還有醫院的一些專家,我們起草了一個醫療與云可信選型評估標準,我們今天也對首批的醫療云可信選型評估標準進行一個發布。首先第一部分是云計算在醫療行業的一個應用,將從四個部分為大家介紹,第一部分就是醫療行業云計算應用已進入關鍵窗口期,首先我們知道也是老生常談的一個問題,我們國內現在是醫療資源存在嚴重的不足,信息技術也停在一個落后的情況,比如我們可以看一下第一張表格是在2016年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的一個表格,我們可以看到它是從2015年我國的數量是2.22人,每千人注冊護士的人數是2.37人,這個數量是遠遠低于世衛組織人均醫護人員數量,另外一個我們也可以從每天去醫院,排隊的情況也可以看到,我國人均資源存在結構性緊缺。第二部分是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它是呈倒三七的結構,指的是大型的三甲醫院,大型的綜合醫院都在發達的地區或者城市,比如像北京、上海、這都是一些三甲醫院或者是特別好的醫院的集中區,荷蘭服務器 英國主機租用,但是我們知道患者其實是分布在全國各地,所以存在一個資源和患者的一個不均衡的局面。而且我國現在是分級診療制度應用得也不是特別深入,存在基層的患者大面積的涌向我們大城市的醫院,所以存在我們也知道掛號難,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第三個就是現有的醫療數據和服務,它是呈一個孤島現象,首先是院內不互通,三甲醫院內部,我們知道三甲醫院可能有幾百個信息系統,但是也可能存在幾百個提供商,這些也可能不是說我們一時半會能解決的,有歷史的原因也有體制的原因,院內系統包括我們的核心系統,光遠程醫療這一塊的信息系統內部就存在一個情況。第二個院外不共享這個就更難了,第三個普及率還是比較低的,這一塊我們國家這兩年已經非常重視了,也推廣了,也在嘗試推廣,這塊現在也是有需要改善的,整體的情況其實也不足以我們前面剛才提到的一些大數據,人工智能后的一些研究發展,這是整個國內醫療資源的背景。那我們基于上述的信息資源短缺,還有信息不共享,不共通的一些情況,我們引入云計算,能夠極大提升能力,通過底層信息技術的整合,可以達到我們現在的一些信息、資源、數據,能夠實現互聯互通,通過提供服務,這樣可以為醫院解決降低一些成本,提高效率,美國網站空間 香港網頁寄存,實現互聯互通和治療精準化的一些方式。
這是我們大概總結了一下,我們現在整個云計算,就是拋開醫療行業,整個云計算現在進展到那一步,我們可以從圖上的PPT可以看到,云計算是從2006年谷歌提出的這個概念,當時云計算還沒有應用的,這一塊云計算1.0一個典型的特點就是它三大特點,一個是計算,儲存和網絡,這個數據的體量快速增長,這一塊我們到了云計算的2.0,這一塊大家考慮更多的是安全、可靠性和服務,這一塊公有云已經開始逐步進入行業云應用,混合云也成為新的應用的模式。隨著我們現在這兩年人工智能的一個快速爆發,云計算進入了它的增長模式,3.0可能就是到了行業應用的一個時代,這個時候像一些大的云計算廠商,阿里或者是像亞馬遜,他們其實開始打造生態,這個云計算的格局其實已經定了。所以我們現在其實是2017年在云計算2.0,3.0之間,醫療云發展其實是恰逢其時的一個階段。
這張PPT剛才在講人工智能平臺的時候也提到了,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后續人工智能在醫療行業是有很多應用,醫療人工智能的應用有三大關鍵的要素,第一個就是計算能力,第二個是數據,第三個是高效算法,剛才趙處長也提到了,充足的數據這是靠醫院來保障的,但是大量的計算需要IT企業保障,像高速的一些計算能力以及深入學習它需要的數據預算速度,這一塊我覺得是云計算可以提供的。我國這幾年也是為云計算的發展和醫療云計算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首先我們可以看到國務院在2015年發了一個5號文,關于云計算創新發展,對于新業態的意見,國務院還印發了關于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這是50號文,還有我院也是參與起草的一個國務院關于信息推薦互聯網+的行動指導意見,以及剛才提到的今年的35號文,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還有一些云計算,本身它自己的一些政策,像網信辦發布的一個關于黨政部門云計算服務,以及公信部發布的一個云計算發展的一個三年行動規劃,其實包括衛計委,雖然沒有明文支持醫療內一個相關的政策,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這兩年醫改的方向,也是遠程診療,分級診療,以及電子病歷的試運行,也是促進了一個醫療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