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印象中,什么是數據遷移?把一個硬盤的數據遷移到另一個硬盤,而在遷移的過程中,如果數據過大,那么所需要的時間就會越長。上云,也是一種數據遷移,而對于企業是否要上云,其實這已經不是問題了,VPS租用 國內服務器,但是,企業的數據往往比較多,所以對于如何更快地上云而公司的業務不會受到影響,才是一個需要去思考的問題。
而今年在上海召開的云棲大會上,國內領先的云存儲企業115科技宣布,已成功將公司100PB的數據遷移至阿里云上。而這一次的數據遷移,用時僅僅45天!PB是個怎樣的概念,在我們日常的存儲中,我們接觸的最大數據存儲計量單位應該就是TB了,而1TB=1024GB這是眾所周知的,那么1PB到底是多大,1PB=1024TB,也等于1048576GB。而如果按照我們正常備份資料時,每秒100MB傳輸速度進行數據的傳輸,對于1PB的數據,24小時不間斷的傳輸,這大概需要1243天才能完成,也就是得需要3年半的時間。那么對于100PB的數據,則需要340多年的時間。而阿里云用45天的時間創造了奇跡。
而這100PB的數據則是國內國內領先的云存儲企業115科技,將公司全部數據遷移至阿里云上,由此,雙方合力完成了互聯網史上規模最大的公共云數據遷移,創造了百PB級數據公共云遷移的新紀錄,演繹了一場云計算的“速度與激情”。
而這一次115科技和阿里云共同完成的遷移可以稱之為史詩級的遷移。對于此次的數據遷移,由于數據量巨大,加之客戶需要過程業務不受影響,阿里云為此進行了精心的籌劃:
1、 阿里云將分布在不同地區的數千臺物理機內的數據與云上的位置進行了一一對應的規劃,保證每一比特都有跡可循。
2、 阿里云采用了專線互連的傳輸方式,建立邊界路由器和路由器接口來連接115的數據中心與阿里云VPC,采用400Gb/s的分布式在線數據傳輸服務OSSImport,將115的數據加密遷移到對象存儲OSS中,并對每個文件做端到端的SHA-1校驗,避免出現數據不可用或者不一致的情況。
3、 為了提升傳輸效率,阿里云存儲研發團隊在10天內設計了11個功能,包括SHA-1校驗邊算邊傳、WORM(一寫多讀禁止覆蓋))、HEIF與矢量圖片轉換支持等特性,用于承載115科技的非結構化數據如文檔、圖片、視頻的業務。
而對于不適合在線遷移的數據,阿里云推出了一種全新離線數據遷移方案——閃電立方。它長得像一臺電腦主機,可防塵防水,抗震抗壓。每套閃電立方可容納480TB數據,在數據安全方面滿足企業嚴格的要求。有了閃電立方的快速離線遷移能力,115科技的上云時長從預計的4個月大幅縮短到了45天。
而這一次115科技上云后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和服務,阿里云也成為世界上唯二擁有百PB級別遷移經驗的云服務廠商(另外一個是AWS)。
在云計算普及的今天,大規模的上云也可以這么高效便捷,阿里云的百PB級別遷移經驗讓我們看到了云技術的日益成熟,VPS,相信未來可以看到更多這樣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