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人工智能的高速發展,智能家居加速從“孤島式”的單品智能向“萬物互聯”的全屋智能蛻變。近日,華為、美的生活電器、云米等廠商先后對外發布其智能新品,寄望在5G+IoT浪潮下分羹智能家居蛋糕。
據凱度數據預計,未來五年里,中國超50%以上的城市家庭將擁有智能管家;平均每戶持有的智能家居設備數量將超過十臺,市場體量會達到萬億級別。尤其是在中國家電市場零售規模觸碰天花板的大背景下,智能家居和智能家電已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
“下一個十年,智能家居將走向何方?”這是行業對新舊參賽者發出的拷問。在凱度集團大中華區總裁王幸看來,智能家居的未來趨勢將向多場景滲透、產品體驗迭代,以及深度圈層運營轉變。
但云米科技創始人、CEO陳小平始終相信,智能家居的發展核心在于利用智能化的手段,為用戶解決問題、創造價值。“不管是通過健康、安全,還是主動智能,其實都在講一個話題:AI:Helpful。有用、好用,智能要為消費者解決問題。”在他看來,當前智能家居健康化、主動化、套系化的發展特點都是圍繞用戶需求而展開。
回歸用戶痛點
“智能”作為新時期的熱詞備受家電行業關注,越來越多企業正不斷拓寬其智能化道路。近五年來,國內智慧家庭市場規模加速擴容,在2020年達到4500億,復合年增長率近20%。奧維云網(AVC)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配套住宅地產的智能家居精裝修項目規模達273.9萬套,同比逆勢高增21.6%。
經過近20年的發展,我國智能家居行業已經從單品智能階段向全屋智能邁進。目前智能單品的生產和銷售已經十分成熟。統計顯示,2020年國內智能家居企業超過24.2萬家,其中絕大多數是以智能鎖、智能照明、智能影音等為主營業務的智能單品企業。
早幾年,對單品智能功能的過度追求,產品在互聯互通方面的不足等給消費者帶來了不好的體驗。這些年,業內逐漸有了共識,智能家居并不是模組的生硬連接,智能家居的本質最終還是要服務于消費者。正如恒潔集團CEO丁威所說:“智能家電不能為智能而智能,只有提煉消費痛點,在這個消費痛點上采用智能化的方式,才能真正有效地讓智能化服務于消費者。”
近日,包括海爾、格蘭仕、華為、美的、云米等廠商先后發布了今年的智能新品或是與智能家居相關的新戰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單從產品層面上看,智能家電越來越人性化,其智能功能的體現也重新回歸到消費本質,那就是解決用戶痛點。
以云米為例,今年該公司發布了全新“AI:Helpful”戰略,云主機租用,并推出了包括馬桶、凈水器、熱水器、空調等多款AI新品,從健康、主動智能、居家安全和自然語音交互四大層面推動AI科技在智能家的落地。
“在5G IoT時代下,AI將成為提升家庭智能體驗的關鍵。”陳小平認為,智能家電正邁向更高級人工智能階段,從全屋智能到全面AI,讓設備像人一樣感知、分析、判斷,并主動為人解決問題,是云米今年的戰略重點。
無獨有偶,美的生活電器事業部近日也宣布成立用戶與品牌戰略中心,旨在通過進行用戶大數據分析、創新規劃和品牌戰略研究,掌握用戶需求和消費趨勢,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未來的智能將會進入到幫用戶解決問題的時代,進入到能夠為用戶創造價值的時代,這是最關鍵的。”陳小平告訴記者,這些年感覺到智能家居領域最大的變化就是消費者的關注度空前提高,他預計:“未來的三五年時間,家庭的智能化會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時代。”
跨界共建生態
盡管智能家居的市場教育有所提高,歐洲服務器,但受限于消費者家庭電器在品牌上的異構環境,全屋一體化生態仍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有研究報告指出,消費者使用智能家電最大的阻礙因素是不同品牌之間產品難以兼容的問題。
“目前智能家居市場魚龍混雜,各自為政,沒有統一的標準,各個產品成為信息孤島,智能家居平臺初步搭建完成,智能家居體系亟待完善。”奧維云網總裁助理兼研究創新部總經理趙梅梅認為,智能家居首先應該是一個以住宅為平臺,基于物聯網技術,由硬件(智能家電、智能硬件、安防控制設備、家具等)、軟件系統、云計算平臺構成的一個家居生態圈。
其次,在這個生態圈里,家居設備之間可以互聯互通、實現遠程人機交互與控制。最后,設備具備自我學習、自我適應能力,并且能夠通過收集、分析用戶行為數據為用戶提供更安全、舒適、節能、高效、便捷的個性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