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開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頒布的《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正式施行。
作為我國網絡生態治理方面的首部綜合性專門立法,《規定》對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者、網絡信息內容服務平臺、網絡信息內容服務使用者、網絡行業組織等,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 國家一直在行動
2019年1月到10月31日,公安部組織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 “凈網2019”專項行動,對互聯網企業及聯網單位開展安全監督檢查17萬余家次,清理違法有害信息445萬余條,關閉網絡賬號60萬余個,約談整改相關網站及APP 3.7萬余家次,行政查處9.1萬家次。
(圖片源自網絡)
2019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專門指出,建立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加強和創新互聯網內容建設,落實互聯網企業信息管理主體責任,全面提高網絡治理能力,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2019年12月15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室務會議審議通過了《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回顧2019年全年國家關于網絡信息內容安全制定的法律法規、相關政策和凈網行動,可以發現,互聯網內容治理已成為國家網絡綜合治理著重發力點。
積極響應相關政策,建立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機制,增強網絡信息內容安全防御能力是信息內容服務平臺,特別是政務信息平臺應該注意的頭等大事。
重點和難點解讀
對于網絡信息內容服務平臺,《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這幾點要特別重視:
履行信息內容管理主體責任,加強本平臺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
網絡信息內容服務平臺應當建立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機制,制定本平臺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細則,健全用戶注冊、賬號管理、信息發布審核、跟帖評論審核、版面頁面生態管理、實時巡查、應急處置和網絡謠言、黑色產業鏈信息處置等制度。
加強版面頁面生態管理,不得傳播違法信息,應當防范和抵制傳播不良信息,在重點環節積極呈現正能量信息。
加強信息內容的管理,發現《規定》中禁止的信息,應當依法立即采取處置措施,保存有關記錄,并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編制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工作年度報告,年度報告應當包括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工作情況、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負責人履職情況、社會評價情況等內容。
而對于平臺的管理者,則又要進一步注意:
如何借助技術手段,有效防范平臺上出現《規定》中明確禁止的信息?
如何持續監測服務平臺中的信息內容,做到及時發現、快速處理?
如何對信息發布、跟帖評論進行高效審核?
如何使內容安全生態治理工作可量化?
凈網盾:有效管控平臺內容風險
對于平臺內容的監控和處理,一般是采用掃描類監控服務。然而,現在市面上常見的掃描類監控服務,無法做到對平臺上的所有信息進行監控,不僅容易遺漏孤島信息,每一次的掃描更將對網站或業務系統造成一定的負擔。面對互聯網海量信息審核,現有的服務顯然無法勝任。
為解決這些難點,知道創宇推出凈網盾,基于知道創宇云防御安全大數據平臺,對網站或業務系統進行內容風險智能管控。
7X24小時持續監控 無負擔杜絕內容安全風險 與市面上傳統的掃描類監控服務不同,凈網盾采用被動式監測技術,7X24小時持續監控,保證有效覆蓋服務平臺的所有內容,且對網站和業務系統無任何負擔。使用知道創宇凈網盾可以使政務網絡平臺對違法違規內容做到持續監控,及時發現,快速處理,有效防控違禁信息,杜絕網絡內容安全風險。
輿情趨勢實時監測 違禁信息早發現 凈網盾借助知道創宇多年的安全防御經驗,積累了百萬級海量風險信息庫,且與違禁公庫聯動,實時同步最新違禁信息。支持自定義詞庫,高效全面識別各類違禁信息。實時監測輿情趨勢,動態追蹤違規態勢,一旦發現違禁信息,將以短信郵件的方式第一時間通報。
同時,凈網盾還支持關鍵詞庫管理、URL白名單策略管理、監測、替換模式選擇等自定義功能管理,滿足客戶網站內容安全精細化管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