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互聯網浪潮》一書由中信出版社出版。該書介紹了工業互聯網的來龍去脈、全球工業互聯網的發展現狀以及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國家戰略行動路線圖、前沿科研成果與趨勢應用,是業界全面深度認識工業互聯網的科普性讀物。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為該書作序。
鄔賀銓在序中指出,當前,人類社會來到一個新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十字路口。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是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特征與必然趨勢。工業互聯網,則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標志。
互聯網是信息技術革命的集大成者,是推動數字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的通用技術。工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物質產品的供給者、物質文明的承載者。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主戰場,也是互聯網延伸、創新和發展的新戰場,成為構建新型產業體系的堅強基石。工業互聯網將為實體經濟、傳統產業轉型創新提供強大助力。
與互聯網發展的上半場即消費互聯網不同,工業互聯網場景下的企業生產網絡通常不需要全球聯網,企業內網連接設備的多樣性使標準化難度較大,企業對工業互聯網需求是個性化的。工業互聯網門檻高,其涉及的生產設備類型非常多、業務鏈條長、服務模型復雜,需要技術解決方案持續服務;工業企業對快速響應、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對投資回報有較高關注,對既了解信息技術又熟悉企業流程的人才有迫切需求。
發展工業互聯網需要新思路。首先要推動IT(信息技術)與OT(運營技術)融合,IT企業與OT企業緊密合作尤為必要。從商業模式上看,傳統消費互聯網的模式無法直接復制到工業互聯網領域,企業向工業互聯網轉型的價值更多表現為效率與質量的提升或資源與能源的節約;從思維方式上看,互聯網的靈魂是創新,業界需要將互聯網思維引入工業企業,而不是簡單地用消費互聯網模式去改造企業;從實施主體上看,工業互聯網需更多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參與進來,ICT(信息和通信技術)企業能夠發揮先鋒作用,美國站群服務器,但主體還是實體經濟企業。傳統行業的小微企業往往缺乏人才、技術與資金,政府在構建面向中小企業共享的云平臺等數字化轉型開發環境方面能夠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而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也為5G、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提供了新的舞臺。例如,在物聯網和大數據的基礎上,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優化工業生產管理,是人工智能技術非常典型的應用場景。
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是工業發展的方向。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是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初心。當前,正值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變革的關鍵時點與歷史性機遇期。業界應有效聚合各領域形成合力,云主機,以創新發展為抓手,實現實體經濟向價值鏈高端水平躍升,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工業互聯網的全面實現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目前僅僅是開篇。《工業互聯網浪潮》用生動平實的語言,從工業互聯網的來龍去脈、國內外工業互聯網的發展現狀、工業互聯網的顯著特點、如何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等角度對工業互聯網進行了科普性的詮釋,并搜集發掘了大量工業互聯網應用的典型案例,相信這本書的出版,將有助于工業互聯網知識的普及和技術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