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與今日頭條之間的摩擦正在日益增多,這是一對更為核心的競爭關系。
就在今天,今日頭條宣布將對“百度不正當競爭”提出訴訟。原因在于,在百度搜索“今日頭條”相關內容,排序第一的搜索結果是今日頭條于去年12月中旬發布的被要求整改的文章。而對于排序第二的“今日頭條官網”,百度則以紅字標出警告,“提醒:該頁面因服務不穩定可能無法正常訪問”。
今日頭條認為,這是百度在利用國內搜索市場的壟斷優勢進行的“不正當競爭”。
僅僅就在幾天前,雙方已經就“打頭辦”事件進行過一輪爭鋒。按照部分自媒體的說法,所謂“打頭辦”指的是百度內容生態市場部,并稱該部門由百度公關總監熊赟負責,間接向百度董事長特別助理馬東敏匯報。由于主要工作是整合內部公共關系、政府關系資源,打擊百度在信息流領域最大競爭對手今日頭條,又得名“打頭辦”。
在媒體人羅昌平個人微博曬出的截圖里,可以看到“打頭辦”近期的工作重點包括從低俗內容、泄露隱私、虛假推廣廣告等方面詮釋頭條的失控。由于工作表現好,域名購買 directadmin購買,“打頭辦”還獲得了5個月年終獎獎金。與此同時,還有自媒體發表文章指出,曾供職于北京日報旗下京報傳媒的媒體人任強已經加入了百度內容生態市場部。
兩起摩擦的直接導火索是今日頭條在去年年末因多個頻道傳播色情低俗消息被勒令暫時停更。今日頭條在《這屆黑公關很行!》的稿子指出,自去年12月以來,頭條遭遇的黑公關稿件攻擊里有11篇來自百度百家號。
“打頭辦”的曝出似乎強化了這些攻擊來自百度的嫌疑,今日頭條更確信是百度在利用今日頭條的負面做文章。雖然百度明確否認了“打頭辦”的存在,但也暗示這是競爭對手迫于百度對標業務強大或轉移自身監管危機的做法。
百度和今日頭條直接對標的業務正是近來大熱的信息流廣告。作為頭條最核心的收入來源,頭條從2014年開始發力的信息流搶走了不少原本屬于百度搜索份額。2017年,頭條的廣告收入已經達到百億,今年的目標則在300億到500億之間。信息流業務上的突飛猛進也推動頭條最新一輪估值達到300億美元。
曾飽受搜索業務增長瓶頸、移動端沒有殺手級產品困擾的百度,在2016年9月正式押注AI與信息流,并將這兩塊業務作為百度的主航道業務。“Feed流和人工智能兩大業務,代表百度的未來。”
由于AI目前在技術發展以及應用上上不成熟,支撐百度繼續前進的很大程度是信息流。百度的信息流業務發展速度驚人。自2016年9月發力以來,百度2017年信息流廣告收入有望突破10億美元,這一數字距離頭條2016年80億元廣告收入已經相差不遠。
2017年,百度還在在短視頻、問答、知識付費和社交關系上都在步步緊逼今日頭條。最明顯的例子是,當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在創作者大會上宣布轉攻社交推薦,推出千人百萬粉計劃之后。百度創始人李彥宏也在隨后幾個月的極客公園大會上,強調了“最佳的信息流狀態,應該是既有社交,又有算法的信息流”。
前不久,手機百度更名為百度,全力向移動端傾斜。打開百度App,云主機,你會看到一個和今日頭條重合度很高的產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百度App在關注板塊推出了添加通訊錄好友的功能,這一功能是在12月14日更新的,添加通訊錄好友功能也正是頭條在2017年中后期所力推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