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18時25分訊(記者 周曉雪)隨著重慶各地按下復工復產的“快進鍵”。如何精準施策、有序推進復工復產?湖北、重慶兩地稅務部門通過稅收大數據共篩選了供需關聯較強的湖北企業314戶,涉及重慶地區的上下游納稅人455戶。稅務部門正逐一對接需求,重點加強湖北、重慶兩地企業的供需“配對”,為企業達產復銷、實現健康發展提供幫助。
“3月中旬,得到湖北方面復工的消息,我們立即組織全面復工復產。”面對上門問需的稅務人員,重慶華中數控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蔣榮良談道。該公司是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個子公司,主要面向高校、實驗室研發、生產和銷售智能數控設備、個性化機器人,近年來在重慶得到了迅速發展。
蔣榮良介紹,由于高校延遲開學,銷售受到較大影響,形成了資金壓力。根據當前經營情況,初步測算,可以享受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15萬元,同時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期間,按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可累計扣除450萬應納稅所得額。
結合走訪情況,稅務部門利用稅收大數據信息,針對企業銷路受阻的問題,立即與相關科技教育部門、街道辦事處一起幫助企業尋找潛在客戶。截至4月中旬,通過自愿溝通的方式,已累計實現銷售6筆,達成銷售意向3筆。
“銷售局面的打開,增加了我們發展的信心。由于材料本身具有不可替代性,近期我們進一步追加了對武漢公司原材料的采購。”蔣榮良表示,隨著企業員工的陸續到崗,企業復工率已達100%,研發、生產、銷售等各環節均已正常運轉。
據悉,自2月重慶市稅務局成立企業復工復產分析工作領導小組,開展稅收大數據助力復工復產工作以來,已經為上百戶重慶企業提供相匹配的上下游企業信息。隨著3月11日,湖北各地企業陸續按下復工“重啟鍵”,重慶市稅務局根據制作、收集《納稅人需求信息收集表》,持續通過優化納稅服務,解決涉稅需求,進一步助力渝鄂兩地企業快速暢通供應鏈。
期間,重慶小微企業也積極加入到支持湖北企業的隊伍中來。3月中旬,重慶明仁印務有限公司積極籌備各項物資,準備全面復工,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向仁紅注意到一直合作的宜昌匯雅科技有限公司已經復工,第一時間向其訂購了一批銅版紙。
“宜昌匯雅科技有限公司總部在湖北,在得知他們已經恢復生產后,國內服務器,我們便響應政府號召,希望能幫助他們一起渡過難關。” 向仁紅說道,但由于受疫情影響,公司面臨工資、租金、材料貨款等一系列固定成本支出,資金鏈嚴重吃緊、瀕臨斷裂。
“銀稅互動”項目幫了大忙,該公司納稅信用記錄良好,向仁紅通過重慶市電子稅務局提出了納稅信用貸款申請,等待了不到十分鐘,50萬元的低利息、無抵押納稅信用貸款資金就到賬了,第一時間向宜昌匯雅科技有限公司支付了材料款。“根據目前的訂單情況,我們將進一步加強與宜昌匯雅的合作,追加5萬元銅版紙采購量,共同渡過此次難關。”向仁紅表示。
目前,稅務部門正逐一對接供需關聯較強的湖北、重慶企業。一方面,加強“點對點”個性化服務細化稅費優惠政策落實,通過“銀稅互動”項目,將符合適用條件、確有資金需求的納稅人名單提供給27家金融機構,進一步化解復產、擴產過程中的資金難題;另一方面,充分發揮稅收大數據,特別是增值稅發票數據覆蓋面廣、及時性強、精準度高等優勢,對確有供應鏈查詢需求的納稅人,歐洲服務器,提供數據信息輔助查詢幫助,重點加強湖北、重慶兩地企業的供需“配對”,為企業達產復銷、實現健康發展提供幫助。
延伸閱讀:
商務部:將深入推進電商大數據部省共建共享工作
大數據公司Palantir預計今年營收10億美元 首次實現盈虧平衡
一級建設、多級應用 山東財政大數據共建共享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