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現場
3月20日消息,昨晚,Uber的一輛自動駕駛汽車撞死了美國亞利桑那州一名正在過馬路的49歲女性伊萊恩。赫茲伯格(Elaine Herzberg),這位不幸的女性在被送往醫院后因傷死亡,這是自動駕駛汽車首例發生在公共道路上的致死案。
據了解,警方確認當時Uber的汽車正處在自動駕駛模式,時速為65公里,駕駛座上坐著一名操作員。這是繼特斯拉Model S自動巡航狀態下致命車禍的另一起死亡事故,普遍認為這可能對自動駕駛技術造成打擊。
自動駕駛的致命一擊 Uber測試車輛致行人死亡當地的電視報道拍攝了一輛變形的自行車,還有一輛沃爾沃XC90在車頭出現損壞的痕跡,這樣看來,被撞時赫茲伯格究竟在步行還是騎自行車仍是未知數。
目前,VPS租用 國內服務器,美國聯邦安全監管機構正派遣人員前往調查這起車禍,加拿大安大略省交通部也表示正在審查這次事故。
各方回應
Uber:暫停在美國坦佩、匹茲堡、舊金山和多倫多等城市進行的自動駕駛汽車測試。
Uber CEO Dara Khosrowshahi : 對受害者的家庭表示歉意,并表示和當地警方合作,確認當時發生了什么。
美國運輸委員會委員:這次悲慘事故突顯了為什么我們在公共道路上測試和部署自動駕駛技術時需要格外謹慎。
美國警方:通過道路監控錄像查看,49歲的伊萊恩赫茨伯格晚上10點左右在道路上行走,警方稱,這名女子沒有使用人行橫道,她受到汽車撞擊的時速約40英里,事故現場留下一輛皺巴巴的自行車和一輛前部撞擊的沃爾沃XC90 SUV.
Uber CEO Dara Khosrowshahi
非營利消費者倡導組織Consumer Watchdog:呼吁全國暫停公共道路上的所有機器人汽車測試,他們現在幾乎沒有任何安全監管措施。
美國網友:真是太可怕了,希望政府加強監管,我們不希望走在路上發生這樣的事情。
沃爾沃:證實出事故的是一輛沃爾沃SUV,但表示控制汽車的軟件不是自己公司研發的。
國內汽車專家老陳評論:首先,這是一起人為事故,實驗車上配有安全操作員,隨時可以人工干預,在法律上形同駕駛員,操作員和UBER公司有著不可推卸責任。
同時,這又是不折不扣的無人駕駛車事故,系統沒有檢測到行人及時剎車,功能上是車輛的責任,說到底還是行人檢測魯棒性問題。
在目前量產的L2級別的車里都有行人AEB系統,在NCAP 五星測試流程里也有行人AEB測試,但是在L2級別,駕駛員不能撒手開車,即使環境識別系統完全失靈(L0),司機負駕駛全責。
但是在L3以上領域,環境識別率即使達到99.99%也不行,這是萬分之一的誤判率,你敢把車釋放到城市道路無人駕駛?
亞利桑那州一年350天陽光明媚,云主機,小鎮道路人車不多,是很簡單的地理圍欄。
我還是那句話,無地理圍欄的無人駕駛,十年內落不了地。
幾年內能落地的無人駕駛只有兩種地理圍欄: 高速簡單場景和低速園區場景。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地理圍欄,地理圍欄,地理圍欄!
景馳科技CEO韓旭回應:我們做自動駕駛 一定要有敬畏之心。我一直反對大干快上。這也是為什么我在各種場合跟各種咖位的專家吵了無數架:一定要堅持有冗余的多傳感器融合方案。
以目前的計算機視覺技術,任何狂吹自己深度學習多么牛逼,只用攝像頭就可以低成本做自動駕駛的都是耍流氓。討好車廠前,要先摸摸自己的良心。
地平線CEO余凱回應:就孤立的事件而言,令人痛心。就像人類推進航空事業的歷史也曾付出代價一樣,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進程不會一帆風順,但人類推進自動駕駛讓交通出行更安全更便捷的時代趨勢不會改變。重要的是整個業界需要從事故中分析原因,使得系統安全性進一步提升。同時新技術企業一定要對生命安全有敬畏之心,避免過分樂觀,而是踏踏實實投入技術研發,特別是安全性的測試驗證。
我也希望媒體客觀看待自動駕駛以及這次事件,不要過分炒作,自動駕駛既不會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樣像場狂歡,技術成熟一蹴而就,也不會因為出現幾次事故就停止前進的步伐。
回顧國內首起自動駕駛致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