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可以建立匹配。我們從基本的供需信息不對稱說起,假設A公司需要一項包材相容性研究服務,然后他會做什么?可能他會從原來的合作伙伴中選擇一家,也可能找熟悉的朋友咨詢,還有可能去百度,再就是他們也許會在相應的社群進行詢問,最后的結果也許能選到合適的服務商,也許會無功而返,但是效率就不敢恭維了。那么大數據可以做什么?它可以讓萬企互聯,然后根據各自的需求和提供的服務進行精準匹配,哪怕彼此之間從來沒有聽說過對方,至少這條連接先建立起來,而且最重要的是非常精準。
供給驅動:來自于生物醫藥電子數據的積累、數據挖掘手段的提升和移動互聯的普及。隨著電子病歷、二代測序、互聯網醫療、藥品網售、云存儲等新技術平臺的出現,生物醫藥大數據的積累正在加速。另外,新技術的出現讓數據挖掘、大數據分析的手段日益精進。
數據沒有對錯,只有多少之分。然而需要的是可以在這些數據中找到有效信息。所以若想減掉無用數據,留下有效數據,就必須對大數據進行挖掘,提取最精準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