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管理 是維護系統(例如計算機硬件和軟件)處于所需狀態的過程。配置管理 (CM) 也是一種確保系統隨著時間推移以符合預期的方式運行的方法。最初在美國軍方開發,現在廣泛用于許多不同類型的系統,CM 有助于識別需要修補、更新或重新配置以符合所需狀態的系統。CM 通常與 IT 基礎架構庫 (ITIL) 定義的 IT 服務管理一起使用。
為什么配置管理很重要?
配置管理有助于防止未記錄的更改進入環境。通過這樣做,CM 可以幫助防止可能導致監管罰款和處罰的性能問題、系統不一致或合規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未記錄的更改可能會導致系統停機、不穩定或故障。
在大型系統中手動執行這些任務過于復雜。軟件配置管理可能涉及每個應用程序的數百或數千個組件,如果沒有適當的文檔,IT 組織可能很容易忘記哪些系統需要關注,哪些步驟是修復問題所必需的,哪些任務應該優先考慮,以及更改是否已經過驗證和驗證。在整個系統中傳播。
配置管理系統允許企業以一致的方式定義設置,然后根據已建立的基線來構建和維護它們。配置管理計劃應包括許多工具:
- 啟用分組系統的分類和管理
- 對基線配置進行集中修改
- 自動將更改推送到所有受影響的系統以自動更新和修補
- 識別性能不佳或不合規的問題配置
- 自動確定補救問題所需行動的優先級?
- 在需要時應用補救措施。
隨著組織越來越多地采用由通過 API 連接的許多不同大小的代碼段組成的微服務架構,對一致的配置管理過程的需求變得更加明顯,其中每個服務都利用元數據來編碼資源分配規范、密碼等秘密和端點定義與其他服務的連接以進行注冊和初始化。
通過使用這些工具,配置管理計劃通過提供對任何配置修改的可見性、啟用審計跟蹤和跟蹤對系統所做的每項更改,為整個組織的系統所需狀態提供“單一版本的真實情況”。
配置管理如何工作?
配置管理過程從收集信息開始,包括來自每個應用程序和網絡拓撲的配置數據。應識別加密密鑰和密碼等秘密,以便對其進行加密和安全存儲。收集后,配置數據應加載到文件中,這些文件成為所需狀態的中央存儲庫——真實的單一版本。
收集數據后,組織可以建立基線配置,該配置應該是已知的良好配置,可以執行其預期操作而不會出現錯誤或錯誤。通常,此基線是通過記錄工作生產環境的配置并將這些配置設置存儲為基線來建立的。
建立基線后,組織應采用版本控制系統。許多組織為此目的使用 Git 創建配置數據存儲庫。審計和會計有助于確保利益相關者審查并接受應用于配置的任何更改,從而確保配置更改的問責制和可見性。
配置管理有什么好處?
使用配置管理系統有助于避免在硬件和軟件系統配置不正確時出現的問題。簡單地跟蹤更改可以幫助避免昂貴的修復項目。CM 是您今天支付的保險,因此您可以預防明天的問題。例如,配置管理有助于確保開發、測試和生產環境是相同的,以便部署的應用程序將以預期的方式運行。
當問題確實發生時,CM 可以重新創建發生錯誤的環境,或者可以復制環境以簡化本地或云之間工作負載的擴展和遷移。配置管理工具使用腳本來自動執行這些管理任務,并在幾分鐘而不是幾天或幾周內將服務器、虛擬機和容器快速調配到所需狀態。
不使用配置管理有哪些風險?
如果使用不當或完全被忽視,組織會使自己面臨因硬件和軟件配置不當而導致停機和錯誤的風險。這可能會影響計劃外停機時間、額外費用以及無數小時浪費在修復錯誤、質量問題和因停機時間而錯過最后期限方面的底線。與大多數 IT 自動化一樣,CM 使組織免于不斷滅火,并讓 IT 專注于更高效的工作。
如果沒有 CM,組織將面臨極大的挑戰,要了解即使是對環境的最小變化也會如何影響開發、測試和生產的操作。這延伸到無法理解系統的所有組件,從而無法確定每個服務、配置參數和硬件對系統的貢獻。
如果沒有部署 CM 解決方案,根本原因分析、補救和維護服務水平協議 (SLA) 將變得越來越困難,如果沒有 CM,組織將面臨以下挑戰:
- 查看對配置的更改是被授權的還是惡意的。
- 確定變更將如何影響整個組織。
- 快速發現由未經授權的配置更改引起的安全漏洞。